gudian386 IP属地:山东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41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第二个办法是: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于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这会使我们把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结合起来,把作品与作家结合起来,引起研究兴趣,尽管我们并不想作专家。有了这点兴趣,用不着说,会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及至读了有关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
他特别以《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谈论南巡接驾的一大段话,来说明书作者曹雪芹“不知不觉的——或是有意的——把自家这桩最阔的大典说了出来。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证据,因为一家接驾四五次,不是人人可以随便有的机会。大官如督抚,不能久任一处,便不能有这样好的机会。只有曹寅做了20年江宁织造,恰巧当了4次接驾的差。这不是很可靠的...
《温儒敏谈读书》一书,作者对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一些非常重要的见解,这些见解既出于自己的经验,又蕴含着中国学人阅读活动的集体智慧,可以说是阅读活动的中国经验结晶,对语文教育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温儒敏特别重视读“闲书”,他指出,引导孩子读书,提高孩子的读书能力,首先需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允...
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号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可以说是历史是少有的全才。这种读书法,目的明确,效果显著,能从各方面吸收营养,因此对后世影响很大,不少人称赞它是“读书的绝妙方法”。毛泽东同志曾赞扬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关于...
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作为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梁启超写过《读书法》《治国学杂话》等文章,专门论述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的问题。从目录中大致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大致内容,而书中的加粗语句,则为鸟瞰全书提供了便利,一般而言,书籍中加粗的部分,正是作者、图书编辑觉得特别重要的部分,也是某个章节、某段文字中最精华的浓缩,我们可以通...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8.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
“硕学通儒”——沈曾植(寐叟)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沈曾植生于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卒于民国十一年,年七十三岁。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进士,官章京、道台、提学、布政使等,授刑部主事。官至安徽布政使,乞病归.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校长),改革旧貌,成绩卓著。“硕学通儒”——沈曾植。画廊主页...
《弟子规》董遇“三余”读书。董遇说:“只要将一本书读上一百遍,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求教的人听后,惊呼道:“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啊?”董遇说:“冬天、夜晚、雨天都是平常最空余的时间,抓紧了这‘三余’,时间不就有了吗?”。小朋友们,原来董遇的“三余”指的是冬天、夜晚和雨天。董遇正时抓住了这些看似艰难的时间,才比别人多出了更...
昼耕夜诵—搜狗百科。基本内容 科友·观点 昼耕夜诵。中文名昼耕夜诵。拼 音zhòu gēng yè sòng.释 义比喻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来 源《魏书·崔光传》 更多。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