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有大佛 IP属地:四川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5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中藏经》 简介——作者:东汉 · 华佗中藏经 简介 现存之《中藏经》,传说为华佗所作,有名邓处中者尝为该书作序,言此书系从华氏寝室遗藏中获得,然语多怪诞,颇不足信,且《隋书》及新旧《唐书》均未着录,疑为六朝人所作,特假托华佗之名而已。
《中藏经》 序中藏经 序 华氏中藏经。亦称赵书。其方药名件次序分量。今以赵写两本为定。考隋书经籍志。故不在赵写本中。郑处中之名不见书传。序末称甲寅秋九月序。古人亦无以干支纪岁。疑其序伪作。赵写本。可见古人审慎阙疑之意。又两见赵写善本。而无汤药古人配合药物分量。是以古人有不服药为中医之叹。率用古方分量。
《中藏经》 卷上【人法于天地论】第一《中藏经》 卷上【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故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人之危厄死生,禀于天地阴之病也,来亦缓,而去亦缓。人之动止,本乎天地。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
《中藏经》 卷上【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中藏经》 卷上【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天者,阳之宗;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死生致理,阴阳中明。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阳济等,各有攀陵,...
《中藏经》 卷上【生成论】第三《中藏经》 卷上【生成论】第三 阴阳者,天地之枢机;非阴阳则不能为天地,非五行则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脏者,肺、肝、心、肾、脾也。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肝系筋,筋为血之源。
《中藏经 》卷上【阴阳否格论】第六《中藏经 》卷上【阴阳否格论】第六 阳气上而不下曰否,阴气下而不上亦曰否;阳气下而不上曰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疽为黄疽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耳。
《中藏经 》卷上【寒热论】第七《中藏经 》卷上【寒热论】第七 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阴病难治,阳病易医。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阴阳者,人之根本也。未有不从天地阴阳者也。
《中藏经》 卷上【虚实大要论】第八《中藏经》 卷上【虚实大要论】第八 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状各不同,宜深消息。饮食过多,大小便难,胸膈满闷,肢节疼痛,身体沉重,头目昏眩,唇肿胀,咽喉闭塞,肠中气急,皮肉不仁,暴生喘乏,偶作寒热,疮疽并起,悲喜时来,或自痿弱,或自高强,气不舒畅,血不流通,此脏之...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