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篇文章 |
|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 阅884 转9 评0 公众公开 15-03-17 19:18 |
中国古代地理特殊称谓常识。《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 《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中... 阅115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5-03-17 19:15 |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阅1 转自冷月疏梅 公众公开 15-03-17 1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