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2 篇文章 |
|
行书技巧与流派浅说(全集并附图)——一次看个够。行书。王羲之行书偏于行楷,王献之行书偏于行草。王羲之行书用笔内擪,以骨力洞达胜出。整个宋代十分重视禅宗、禅机,书家们在书法实践中,试图张扬着个性的发挥,重视着理性的探究,并能从禅宗思潮中获得悟性,用情感去驱使着自己的书法创作行为,给后人作出了榜样,而苏轼则是宋代尚意书风... 阅14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02-17 10:54 |
关于临帖的7个问题,我读了感觉很有用!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门径,离开了临帖则书法不能进步。世界上的各门艺术中,恐怕只有书法与他的传统联系的如此紧密,离开了对传统的正确继承,书法几乎不能前行。观历史上那么多的书法大家,他们的优秀作品的优点是那样的依赖他们的缺点,以至于当你想去掉缺点的时候,就会连他的优点一同扔掉!当我们学... 阅26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02-17 10:54 |
苏轼楷书,骨肉充腴。苏轼书法碑刻《表忠观碑》(明)陈柯刻本。书法图片8张,碑成于宋元丰元年(1078)八月,石原刻在杭州钱塘钱氏坟。故有宋刻本和明刻本之分。此碑颇近颜真卿《东方画赞》,风格以清雄二字概括。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表忠观碑》苏文忠公撰并书,结法不能如《罗池》老笔,亦自婉润可爱。铭词是苏诗之佳者。”此为苏轼... 阅16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0-02-17 10:54 |
草书学习当从《十七帖》开始!学习草书一般从小草开始,因为小草在草法上相对于神秘莫测的大草、狂草还显得规范,有一定的可操作余地。在传世小草范本中,王羲之《十七帖》、怀素《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等都可视为不错的初始选择。《十七帖》,被誉为逸少“书中龙”,面世之后,皆被视为草书入门的佳本。每一个点画都能细致表现,草书...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0-02-17 10:54 |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6】: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11】: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39】: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 立命、天地立心矣。乐处乐非真乐,苦中... 阅1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0-02-17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