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事业图书集 IP属地:山西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31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全身穴位详解(二)左侧水道穴治便秘:直刺使针下酸胀,留针30分钟,或强刺后出针。方法:先针左内关得气后捻针使针感向上传至胸至胃,再针右公孙,得气后捻针使针感上传至胃,然后内关,公孙同时捻转后出针。方法:患者微握拳,暴露穴位,用1.5寸针直刺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努针,使周身发热,出针,活动肢体。2.眉棱骨痛:先用1.5寸针直刺入...
针灸的补泻取决于进出针的时间,针刺的深度,针刺过程中针的动静,进出针的速度以及出针是否按压针孔。捻转到需要的呼吸数后,待病人呼气的时候向回转动针柄,同时摇动针柄以使滞住的针松解,捻转摇晃的同时慢慢将针拔出,待呼气结束的同时针从体内拔出。对于很多需要久留针的病人,行补法时先如法进针,留足呼吸数后医者手放下针,留针一段时...
针补关元(肾阳虚甚者,针上艾条灸或烧山火)和双太溪、三阴交。针治阴器及下肢疾病,针尖略向耻骨方向斜刺,使针感分别到达阴器及下肢部;针补关元(肾阳虚甚者,针上艾条灸或烧山火)和双复溜、肾俞。2、 关元穴的针感走向:针治阴器及下肢疾病,针尖略向耻骨方向斜刺,使针感分别到达阴器及下肢部;针补关元(配针上艾条灸或烧...
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18解秘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l寸长的28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
针刺不一定要针下得气。据笔者三十余年的临床观察,针感强疗效未必一定就好,尤其是临床常用的腕踝针与腹针等针法中,均不要求出现针感,但疗效却十分突出,由此也可以证明针刺不一定要出现针感才有效。在国内也有许多患者因惧怕针感而拒绝针刺治疗,尤其是年轻患者。首先,老师的针很快,针的进出基本上没有感觉,其次,进针后感觉到的针入筋...
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得气后,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上提针(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约0.5~1分钟后,其清凉感便可逐渐产生,具有清凉之功效;慢性病每隔2~3日针刺1次。内庭穴留针期间,针刺复溜穴,有针感后,连续捻补4~6分钟拔针。2、 体弱者不能同时针刺,可先针...
方法:先针左内关得气后捻针使针感向上传至胸至胃,再针右公孙,得气后捻针使针感上传至胃,然后内关,公孙同时捻转后出针。方法:患者微握拳,暴露穴位,用1.5寸针直刺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努针,使周身发热,出针,活动肢体。1.聋哑:患者正坐伏俯,医者站于身后,找准穴位,用1.5寸针,针尖向口方向刺入,当刺到1.2寸左右时,针下会产生弹性...
针刺调气通经止疼痛。《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余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是临床针刺镇痛、止痛的理论依据。针刺下肢穴务求针感下行。处方:以疼痛局部手少阳、太阳取穴为主,结合头(耳)、足远端穴针刺,以加强通经脉、止疼痛的作用。笔者考虑到本例患者以手背外侧疼痛为剧,故初诊时手部穴即以手太阳腕骨、后溪为主,并相应加...
针刺治疗急性咽炎一针见效  经验 穴 称 为“臂 灵"治疗手臂麻木。若在针刺 时不 出现 上述针感 ,是未刺 中穴位,应在同一针刺处 ,使针尖楷略改变方向,上下左右提插几下即可出 现满意的针感 ,每 日 1次,7次 为 l疗程 ,间隔 3 天后酌情再行第 2疗程。该穴所处位置于臂丛神经所过之处,而该神经也正支配着同侧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
[]
第二节浮针疗法的发展1针具的发展开始时,我们采用浮针疗法时,使用传统针灸针具毫针,用"毫针"作为浮针疗法的工具,在治疗部位较小、病痛较轻的疾病时效果快捷,疗效也比较确切,但下列的一些因素促使了我们下决心改变针具:(1)在病变部位大或深时,用毫针作工具的浮针疗法效果不明显,常常需要多个毫针,甚至多针效亦不彰。一、进针...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