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太极拳习练误区,不说你永远不知道。太极拳是被动、放松的拳种。全球一亿五千万人习练太极拳,太极拳伤膝盖是最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不练拳的人都知道,因此而惧怕参与太极拳运动,因锻炼而伤了双腿,伤了双膝,有失养生保健这一基本初衷。12.太极拳必须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与“传统太极理法”如果太极拳不符合“人体力学”与“传统理法”,...
小周天图通小周天的时候,内气先由地户沿着后背红色箭头标志路线上升,到头顶天门处沿着前面红色箭头标志路线下降到地户,然后循环往复,周流不息。二,做好上述要求后,想着地户处的会阴穴,先要让内气下沉丹田,随着自然的吸气,马上用意念想象气从会阴穴经后背上到头顶天门处,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配合头的向上顶领之劲。通小周天分为三种,如...
真正的太极拳得这么练(功架丨关窍丨神意气)我告诉大家,功架,关窍,神意气。为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到真正的太极拳到底是怎么做到拳功一体的,下面我们通过李氏古传太极系列课程中的“老三推”的起势一节的功架,关窍,神意气的演示讲解来进行学习。【李氏太极老三推】起势丨功架。【李氏太极老三推】起势丨神意气。
无极桩之堆精法(修道功法)提到松,太极拳的松的功夫对于我们大家而言可是一个宝。无极桩之定势八法(技击功法)太极劲儿是周身的东西,不是手上的。无极桩之左顾右盼(养生功法)李氏古传太极十三势“五步功法”练的是这种内劲儿的生成,李氏古传太极十三势的“八门功法”练的是劲儿的进一步运用。无极桩之天地交泰(技击功法)实际上,古传...
★蒋发太极拳论(完整版)蒋发,是北派太极第一代宗师王宗岳的衣钵传人,对太极拳事业的承前启后、发扬光大,以及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因为唐豪、顾留馨为了树立清初陈王廷为太极拳创始人,把明代的杰出先驱王宗岳、蒋发完全否定或贬低了。六大派无不如此,为什么此处加上蒋发的名字呢?因为王宗岳拳谱及技法是依靠唯一传人蒋发传下...
内劲速成练法。三、两臂不动腰向右旋,以腰催左臂向前水平伸出此时,右臂恰好随腰右旋被拉回略向后,形成左臂间伸右臂微后撤。(注意:右臂的后撤是由腰的右旋催送左手而自然形成的决不是右臂的单纯后收)的姿势。此时,再将腰左旋,以腰将右臂催送前伸。初练时可缓慢运行主要体会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劲。练习此功,可以将人的腰比做...
1、 两肩找两腰、两腰找两胯,就此才能稳定自己身体,转腰转胯气归丹田。脚先扎好步,两臂在腰的协带下在身前来回摆动,甩出后继而收回,腰的动作就好比婴童玩具的手鼓把子,人把身子来比做鼓,鼓在把子转动下即为腰劲,鼓动且鼓上两边则有软绳吸着物件,即如我们的两只胳膊和两只手,两臂恰似两条软绳下还拴着两个重重的铁锤头,即我们的两只...
我们要明白:规矩的外型架势是练拳的基础,而正确的意、气、神、劲练习是练拳的核心,要在练好外型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练习阶段,所谓练精化气,是指要以腰为轴通过“转腰旋脊”带动手、脚的“转臂旋腕”和“转膝旋踝”,及进退之时腰胯的“抽沉”。但内气要意念和呼吸之气及招式来引导与推动。练习时意念...
裹裆需通过两个阶段练习,第一个阶段要进行开展的练习,然后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紧凑的练习,只有进行开展 的练习,将胯部的骨骼和筋脉拔长,使之具有弹性和灵活变化的余地,才能完成拳法中的特定动作,,但若只练习开展而没有紧凑,桩法就会缺乏稳固和实用性了。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在保持第一阶段所述练法要领同时,意想两膝夹...
而吴式只要是盘架子,基本上就需要这些心法,不然容易盘成空架子,虽然吴式最后的劲路同样与杨式一样变化多端,但对劲意引导心法与杨式的定位有很大差别,两种太极的训练方法也有很大差别。八面螺旋劲是陈式太极的提法,也是陈式太极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劲法,其他流派的太极拳虽没有特别强调螺旋运动中的缠丝劲,但在技击中同样含有螺旋...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5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B2-20242964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