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9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灸这6穴,可除一身湿气!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艾灸取穴:肩周炎:肩髃穴、肩髎...
跟着视频,一分钟学会艾灸的基本手法~
被施灸者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l.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但不管哪种情况,我都用艾灸内关穴的方法来处理,所有人都是艾灸一次即好。我曾经给一些有腹中雷鸣症状的朋友治疗过,都是采用艾灸肚脐的方法。因此,用清艾条灸肚脐,就能够除去肠胃内过多的燥气或寒气,治愈腹中雷鸣这种怪病。1...
灸法三字经。高热危,灸大椎。怕风寒,风门关。痰咳喘,肺俞痊。食不洁,易腹泻。肠绞痛,苦不堪。急灸脐,肚中暖。不间断,便自干。治肺痈,灸前胸。脓血去,肺气通。肝血淤,寻肝俞。灼肝俞,配三里。气不足,气海补。血不旺,膈俞畅。休息痢,肠俞愈。肠痈凶,阑俞攻。拔气陷,力千钧。曲池穴,清血毒。气欲散,神阕敛。
此乃元阳不足,下焦虚寒,拟以培补肾气、健脾、温肾壮阳法而徐图之。肾藏精,为元阳之根,命火之源,肾阳虚者应多以艾灸为主,以温下元而培其不足。长期灸此二穴,可培补肾气,温补元阳,使元气得充,肾气自能作强。三阴交为脾经之要穴,且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故补脾之中兼补肝肾,脾气能为肾气之助也,脾强则能散精,肾阴得充,肾阳亦...
如果艾灸出水泡,大多数情况确实属于排病排寒湿反应,因为湿寒之气属于邪气,艾灸属正阳之气,邪不胜正,是身体里的邪气自己在找出口,通过大小便、皮肤、汗液、呼吸道等排出来,表现在皮肤上就是水泡、红疹等。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这些艾友一开始艾灸就会满身大汗,建议气虚的艾...
常灸12井穴,滋养12经络。例如,肺经的井穴为少商,大肠经的井穴是商阳,心包经的井穴是中冲。若是将体表的经脉比作是地面部分的河流,体内经脉就像是地下的水流暗道,井穴则是体表经脉的经水回流体内的井口,所有井穴皆有沟通表里经脉气血的作用!处在人体体表的井穴,由于位于人体中的高地势,因此,井穴的气血运行又分为二个方面,一个是体...
艾灸:禁忌注意事项大全。艾灸后的禁忌注意事项。敏感者:宜艾柱小、艾条细、反复更换、不可燃近皮肤。艾灸助孕注意事项。在所有灸疗人群中,女性的效果最好,在中医文化中男性属阳,女性属阴,“阴”,体质多阴冷,而“艾灸”为纯阳之性的疗法,和女性“阴性”体质相配,同时艾灸法本身的“促气血运行”的作用机理又特别突出,应合女性主“血...
中 医 话“ 脾 ” 说 艾 灸。胖-脾管。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人靠嘴巴吃饭,所有的食物都是经过口入的。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萎黄,成了我们经常自嘲的“黄脸婆”。艾灸补脾取穴:敲打大腿内侧段主要是疏肝气的,如上图...
疑病多郁,久灸不愈,谨记这条经络上的“五朵金花”!因为:阳陵泉为胆经合穴,胆经属木,气通于肝,合穴属土,血贯于脾,此穴正是调节肝脾功能之枢纽。注:有些人刚刚艾灸胆经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这是因为胆经浊气外排通道不顺,上逆冲头所致。若胆经瘀滞,胆气不降反升,就会“气逆化火”,胆火就升起来了。此外,从胆经的循行图我们...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