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莲子已成荷叶老。文人爱花,近乎是汉中千百年的传承。屈子好香草,以香草木兰结缡,遂成离****之风;易安喜桂,有"终日多向人酝藉,木犀花"的抒怀之作。前日与居士游湖华岩,见池塘荷叶正繁,有花颦笑于田田叶间。浅水,云泥。浅水,影横。莲子成。女纵浮槎来。此花不与群花比。浅水,雨过。女自端持,笑语亭亭。浅水,秋至。有女攲...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8.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那些相思入骨的诗词,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古人最是浪漫,这些相思入骨的诗词,寥寥数字却意蕴深远,品来总让人念念不忘,非字字斟酌、字字精思,方解其中深意,一切都甘之如饴,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有美人兮,见之不忘。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苏轼少年读诗时,妻子红袖添香;在这次赴任之前,苏轼已经两次到过湖州,所以上任的路上他一想到湖州的风光就难抑欢欣地吟咏道“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苏轼是山水通吃的。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也就是说,在苏轼的眼中,真正颠沛流离的岁...
唐伯虎临终时写的一首诗,世间又有几人能看透?唐伯虎才华横溢,诗、书、画并称“三绝”,同当时的名画家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伯虎临终时也曾写下一首《临终诗》,表达了他对生死的看法,发人深省!“阳间地府俱相似”,可以看出生活贫艰、一生失意的唐伯虎,在面对死亡时已经把生死看透。读唐伯虎的这首绝笔诗,势必会留下思...
如何看待酒色财气,苏轼、王安石、宋神宗三人分别作诗一首。宋神宗饶有兴味地看了佛印与东坡的题诗,笑着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也和一首?”李曾伯德高望重,是南宋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与词人,在“酒、色、财”三字之后,又加上了一个“气”字,并写了四首五言律诗,分别论述了“酒色财气”这四个字的害处,大体是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
“萧萧梧叶送寒声”——50句秋日诗词名句,缕缕忧思熏迷离。下面为大家整理50句秋日诗词名句,秋思愁绪在其中。(五)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七)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杜牧《山行》(十五)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二十)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三十六)秋风吹...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断红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许多山。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
最孤独的境界: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梦我与前尘。无人拭我相思泪,无人梦我与前尘。无人听我述衷肠,无人解我心头梦。最初这句话是在七堇年的短文《浮生六记》中广为人知的,七堇年称此句出自沈复的《浮生六记》,不少人信以为真。它是墨绪所写《寄芸》里的一句歌词,墨绪坦言创作灵感是来源于沈复的《浮生六记》,但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的...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此词写于元宵节前,徽宗与诸臣登景龙...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