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hifi IP属地:贵州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中华道医】《妇科玉尺》原文。玉户开张,琼液浸润,肾气至也。故精寒者温其火,气衰者补其气,痰多者消其痰,火盛者补其火,精少者益其精,气郁者舒其气,则男之无子者,可以有子,不可徒补其相火也。故胞胎冷者温之,脾胃寒者暖之,带脉急者缓之,肝气郁者开之,痰气盛者消之,相火旺者平之,肾气衰者补之,任督病者除之,膀胱气化不行者助...
万病至简论(很强大)病皆由无形之阳气衰,则体寒,而生诸有形之病物(痰,饮,肿瘤-又叫癌症,骨质增生,血脂,痘痘,色斑,痤疮,疤痕,湿疹,疱疹,病毒—包括艾滋,非典,乙肝----等等)化诸般万象,其由不过一:阳热之气虚。临证所见,纯阳明病少见,纯太阳病易辩,大多数所谓“亚健康”人群,40岁以下,多见少阳不枢的升降病(手足心热,...
虽然毒素深藏,但它们在身体表面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不同的样貌代表毒素藏 在哪里,现在,我们要找出毒素的藏身处,尽快把它赶出身体。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肺脏排毒最强的时间是早7点~9点,此时最好能够 通过运动排毒。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是早晨5~7点,身体经过一夜的修复,到了...
自汗中医辩证论证。自汗是指不因劳累、炎热,衣着过暖、服用发汗药等因素而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的汗出异常症状。临床若对导致自汗的病各不能确定时,可以自汗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辩证论治。恶心欲呕;口渴甚;汗出多者;汗出多者;气虚甚者;舌红、脉细数;身重体痛;发热甚;汗出过多;腹胀、便溏不爽;身痛困重;口渴舌燥 发病原因:自汗应与盗汗(睡...
《伤寒论》说:"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红炉点雪》日:"夫汗者......因则非一,或冲冒风雨湿邪,薰蒸郁遏,致营卫之气不和,是以腠理开张,溉然汗出,此外邪之所为,惟彻其邪,则汗自止。6:肝胆湿热自汗。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而投药,方中无一味敛汗之品,意在通利膀...
1.阴虚五心烦热:五脏阴虚皆可出现五心烦热,尤以肺脾肾三脏阴虚多见。临床上,肺、肝、肾三脏阴虚往往同时并见,互相影响,总宜养阴清热除烦。脾为后天之本,散五榖之精气,化生气血,肝为藏血之脏,肝脾受损,生血、藏血失职,遂至血虚,外不能营皮毛,故面色、肤色苍白;肝火偏盛,故五心烦热;上不能养头目,故头晕烘热;心血失充,故心悸,舌...
中医经方之太极图。在进入阴经之前,诸位要有一个概念,我们读伤寒论的图就是,肝——心——脾——肺——肾,当我们把它圈起来的时候,脾、肺就是太阴,病刚开始从阳,从表走到里的时候,要经过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停止了,如果进入半表半里,三焦,病没有好,它就开始进入脾脏。湿太盛会伤到脾,忧太盛会伤到肺,如果病在太阳没有...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
肝阳上亢证,因肝肾阴亏,不能摄敛肝阳,而致肝阳亢逆于上,多由肝阴不足或肾水已亏,影响及肝,终致肝肾阴亏,故以肝肾阴亏为病理基础,见之临床,表现有下虚上盛的临床特征:腰膝酸软无力,头重足轻,并具有与肝火上炎相似的上部热盛症状:头目胀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少寐多梦,口苦等,亦因肝经阳热气盛,上攻头、目、耳所致。肝阳...
因而把善于审察泽夭的医生,视为高明的医生,指出:“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更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清代医家汪宏根据《内经》的理论,结合个人的经验,著成《望诊遵经》,提出“望色十法”,并指出其在望色中的重要意义,他说:“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浮沉:色泽现露于皮肤间者...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