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04 篇文章 |
|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匜,长长的流口便于控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青铜缶分为尊缶和浴缶,尊缶是盛酒器,浴缶则是盛水器。这件双环龙耳铜浴缶体型浑圆,小口鼓腹,从形制上看是一件浴缶。青铜鉴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作用有盛水以照容,古代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所以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浴缶”为... 阅1 转自皖西北的风 公众公开 23-04-16 21:23 |
定难五州。唐玄宗天宝末年,平夏族首领拓跋守寂因其对镇压“安史之乱”而被提升为荣州刺史和天柱军使。拓跋乾晖的孙子拓跋思恭(李思恭)占据宥州,自称刺史。唐末黄巢起义期间,平夏部落拓跋思恭首领(李思恭)和鄜州节度使李孝昌联合进攻黄巢,唐僖宗以他为人忠诚,便任命他为夏州节度使。赐以李姓为姓,将夏州建立为“定难军”,辖下夏、绥... 阅216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2-28 19:05 |
揭秘麟州杨家将杨重勋,及其后代子孙,在北宋留下的历史痕迹。杨家将我们平常知道的,都是以杨业为始祖的杨家将,其实还有另外一支,是以杨业弟弟杨重勋作为始祖的杨家将。杨重勋生年不祥,本名杨重训,是杨业的亲弟弟,父亲杨信,在后周时期避讳后周恭帝的训字,改名杨重勋。作为麟州当地的豪强,父亲杨信死后,杨重勋继承麟州刺史的位子,而... 阅2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12-28 09:26 |
可惜秦穆公现在不懂得这个道理,百里傒在秦穆公五年的时候提出了西灭戎国的战略,然而却被搁置起来,直到三十二年后,秦穆公才开始西伐诸戎的行动。秦穆公征伐西戎胜利的消息传来,全天下震惊,毕竟华夏同源,也为秦国叫好,诸侯们议论纷纷,都在讨论秦公是不是下一个诸侯盟主 终于最高领导周天子表态了,特别赐予穆公金鼓表彰他的功绩,毕竟秦... 阅5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8-08 11:28 |
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高压统治。阿拉伯人在中亚派出总督、建立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镇压中亚人民的反抗,维持阿拉伯人在中亚的统治。阿拉伯人征服中亚以后,在中亚设置总督。四、摧毁中亚原有文化, 强制中亚人民改宗伊斯兰教, 实行宗教迫害政策 在对外征服和对被征服地进行统治时,阿拉伯统治者有一个信念,即认为他们力... 阅1 转自焦耳99 公众公开 20-09-21 12:50 |
屠蜀的真凶——张献忠的冤案。前几日,在成都的某施工现场挖出了成百上千的人骨.据考证是明末清初大屠杀的遇难者.于是就有人又在批判张献忠屠蜀论.然而实施果真如此么 \?记得早年已经有定论,满清是屠蜀的真凶.然而近年来翻案风盛行,连尚可喜都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楷模,还得了一座纪念馆.所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种种目的又... 阅1 转自梦泽赤子 公众公开 20-06-18 09:07 |
才能、功绩平平的帝喾何以位列“三皇五帝”?司马迁对于黄帝和尧舜的描写都是浓墨重彩,而写颛顼和帝喾都是寥寥一百来字,而且写得很虚,看不到实际功绩。《史记》只写了帝喾生子挚和尧,而另一部史书《大戴礼记·帝系》则这样描述帝喾的几个妃子和儿子:后来,由于中国的神话体系的编制和话语权归属于道教了,天帝帝俊也就逐步走下了神坛... 阅1 转自人在西京 公众公开 20-06-18 09:06 |
而黄河下游则居住着另一个部落——蚩尤部落,也叫九黎部落。面对蚩尤的坚甲利刃,炎黄联盟称之为“铜头铁额”,这实际是在妖魔化蚩尤部落,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兵败被杀的蚩尤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蚩尤”是一种野蛮的蔑称。战败后的蚩尤部落向东迁徙形成东夷各族,向南迁徙形成“三苗族”或者“苗族”,因为蚩尤部落会“育苗、移苗、壮苗”... 阅1 转自人在西京 公众公开 20-06-18 09:06 |
骆宾王写了一句诗无人问津,千年后一个满人抄了一遍,人尽皆知。骆宾王咏鹅。这是一个唐朝秀才裴航追求爱情的故事,裴航曾乘船游湘汉之地,有一同船女子唤做樊夫人,雍容大气,谈吐不凡,且有国色,裴航一见钟情,遂写诗表白,但是樊夫人并未搭理,后来他又通过樊夫人身边的侍女请求一见,樊夫人答应见了裴航一面,委婉拒绝了裴航,并给他留下... 阅1 转自尚宫女史 公众公开 20-06-07 15:01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是网红句,其实苏轼的原句更高级。所以在王巩被贬到岭南后,她并没有离开王家,反而自愿跟着王巩去往岭南。1083年,王巩和柔奴奉旨北归,与苏轼有了一场小小的宴会,宴会上,苏轼发现岭南那样的险境似乎并没有在两人的身上留下风霜,王巩反而更加的淡定从容,居然面如红玉,而柔奴则容光焕发,仿佛他们过去的那... 阅1 转自尚宫女史 公众公开 20-06-01 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