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张英家训—— 治家之道 谨肃为要(历史名人的家训)足见张英家训的价值,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便是张英富有远见的地方。张英的这些家训在后世子孙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子张廷玉便在给儿孙的家训中自述对《聪训斋语》家训“终身诵之”,并在为官处事中进一步发扬了谦虚谨慎的作风。张英家族深受康雍乾三位皇帝的青睐,素有“父子双宰相”...
张廷玉—— 有清一代汉臣配享太庙第一人 三朝不倒翁。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乏归田终老之理?”宣谕慰留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求归乡,激怒了乾隆帝,于是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张廷玉,命其自...
(3)白香山:白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后徙下邽(在今陕西省渭南县境,邽,音“归”),晚年好佛事,自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注解】   (1)贻:音“宜”;【注解】   (1)研:同“砚”字,音“燕”;【注解】   (1)“论语”句:语出《论语》〈尧曰〉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三代而上,田以井授,民二十受田,六十归田,尺寸之地,皆国家所有,民间不得而私之。又云: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夫塘宜深且坚固,余曾过江宁南乡,其田最号沃壤,其塘甚小,不及半畝,询之土人,知其深且陡,有及二丈者,故可以溉十数畝之田,而不匮。瘠田若善经理,则下田可使之为中田,中田可使之为上田,虽不能大变,能高一等,故但视后人之...
张英的家训张英的家训。康熙帝称张英“素性醇朴”、“恪恭尽职”,尤其称道张英“每有荐举从不令人知”[1]。张英留给子孙的座右铭:“立品,读书,养身,择友”,首言“立品”,可见张英对“立品”的重视。张英在《聪训斋语》里不无自得地说:“居家治生之理,《恒产琐言》备之矣。虽不敢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其于谋生不啻左券。”他认为,“饥...
[]
试论桐城张英的家训。在张英看来,“立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乐天知命、平和处世??张英在《聪训斋语》里屡次写到“命”,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居易以俟命”,“行法以俟命”等等,并引用朱熹的解释,“不知命”即“见利必趋,见害必避”,张英数十年的人生经历让他明白“人生第一件事莫如安分”,祸福寿夭,自有定数。鉴于此,张英训...
《父子宰相家训》(清.张英 张廷玉)《父子宰相家训》(清.张英 张廷玉)张英,张廷玉系父子,均为清代名臣,位居宰相,安徽桐城人,张家在当时举业不断,名宦迭出,在京城、乡里誉称四起,如:"父子双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自祖至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 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
一时间,张氏家族在京城、乡里誉称四起,如:“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三世得谥”(张英、张廷玉、张若渟)、“六代翰林”(张英、张廷玉、张若霭、张曾敞、张元宰、张聪贤)等,以致时人评其“自祖至曾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玉堂谱里,世系蝉联。门阀之清华。殆可空前绝后而已”(陈康祺《郎潜纪闻》)。张英共有六子,其中...
白梦。著有诗集《白梦真情诗选》,长篇儿童文学《晶晶和龙龙》,长篇历史小说《父子宰相》(与陈所巨合著)等。桐城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第十届政协常委。安庆市作协副主席,桐城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著有诗集《白梦真情诗选》,长篇儿童文学《晶晶和龙龙》,长篇历史小说《父子宰相》(合作)等。作品获第五届安徽文学奖,全国第三届蒲公...
恰好,有个木匠因造宫殿失误,被逮捕下狱,从他身边经过,他顿时受到启发,念一上联道:“木匠做枷枷木匠。”戴名世毫不迟疑,对答如流:“翰林监斩斩翰林。”戴名世本是翰林,令那位监斩的翰林大吃一惊,他硬是咬牙切齿地下令:“斩!”戴名世就这样被屈斩了,时年61岁,葬于桐城南山冈砚庄。这一年,戴名世在一个翰林家设馆授徒。此时,一位...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