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AHA2016】房颤患者介入后抗栓取得突破:利伐沙班联合抗栓方案优于华法林三联抗栓。该研究表明,对于房颤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基于利伐沙班的双联或三联抗栓治疗方案比传统华法林为基础的三联抗栓方案,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16.8% vs 18% vs 26.7%),且全因死亡或再入院(34.9% vs 31.9% vs 41.9%)也更低。一组利伐沙班2.5 mg bid+氯吡...
《NOAC 真实世界数据的临床启示》 2016 CSC 杨新春教授专访。丁香园:您如何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XAPASS 研究中肾功能正常患者的利伐沙班剂量为 15 mg/d,肾功能不全患者减量为 10 mg/d,而全球研究中相应的剂量分别 20 mg/d 和 15 mg/d。目前从亚洲人群来看,NOAC 中利伐沙班公布的真实世界数据更多一些,包括日...
2016 年欧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实践指南更新。1. 房颤患者 NOAC 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维生素 K 拮抗剂转换至 NOACs: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3 时可启用利伐沙班治疗,INR ≤ 2.5 启用依度沙班,INR ≤ 2 启用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指南建议 INR2-2.5 之间,可立即或次日开始服用 NOAC。NOACs 转换至维生素 K 拮抗剂:最后一次服...
【ESC2016】《柳叶刀》发布ENSURE-AF结果:依度沙班是电复律房颤患者的抗凝新选择。ENSURE-AF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盲化终点、3b期评价试验,在19个国家的239个中心进行,比较了在非瓣膜性电复律房颤患者中应用依度沙班60 mg/天与依诺肝素-华法林治疗的效果。研究者认为,在将行电复律的房颤患者中,依度沙班是能够替代传统华...
【ESC2016】朱俊教授点评:房颤抗凝,新的希望与契机。Xa因子抑制剂的逆转剂——Andexanet alfa,前期已在健康受试者中证实了其对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的逆转作用,本次在ESC2016公布的ANNEXA-4研究,是其临床试验数据。ANNEXA-4研究中期结果共纳入67例患者,平均年龄77岁,他们在使用直接Xa因子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艾多沙班)或间接Xa...
该研究是一项在日本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验证利伐沙班广泛应用于房颤卒中预防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根据临床Ⅲ期研究J-ROCKET AF的结果,利伐沙班在日本应用剂量为15 mg OD(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为10 mg OD)。研究者也比较了XAPASS研究与日本Ⅲ期研究J-ROCKET AF的结果,显示前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均好于后者,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既往缺血性卒...
ROCKET-AF 最新结果:利伐沙班净临床获益优于华法林。本次研究分析中,以定义的净临床获益事件的发生率(/100 患者-年)、率差(/10000 患者-年)作为对比华法林组与利伐沙班组的指标,图 1 中所示在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心肌梗死、非中枢系统的系统性栓塞的复合终点以及致死性出血或重要器官出血风险上,利伐沙班优于华法林。利伐沙班治疗的死...
但在真实世界中,NOAC 与 VKA 用于 NVAF 患者的比较数据尚有限,因此,美国学者进行了美国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性研究 [Real-world Evidence on Stroke pre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 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VISIT-US) ],其正是为了评价真实世界中,与口服华法林相比,NVAF 患者新近接受利伐沙班、阿哌...
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于2016年1月在《CHEST》杂志发布了第十版静脉血栓栓塞(VTE)抗栓治疗指南(ACCP-10),针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动脉栓塞(PE)的抗栓治疗进行阐述,并分别给出了推荐等级和证据级别,特别是针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新版指南更新了12条推荐意见,新增了3条推荐意见,反映了静脉血栓栓塞抗...
欧洲心律协会2016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房颤卒中指南更新要点:部分瓣膜病房颤也可使用。近期,欧洲心律协会(EHRA)更新了2013版房颤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指南,其中要点有以下十点。正在服用NOAC患者需接受PCI时,指南推荐术前停用NOAC≥24 h,术后停用肠外抗凝后,重新启动同一类NOAC并联合单一抗血小板药或双抗治疗。对于颅内出...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