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40 篇文章 |
|
「南宋 .高宗书女孝经马和之补图卷」中的传统服饰。在一旁站立的侍女梳珠翠芭蕉髻,身穿窄袖上襦,下身着曳地长裙,肩披帛,腰间系带。另一拿器物的侍女梳有同样的三鬟髻,身穿窄袖上襦,下身着裙,腰间环佩,肩披赤色披帛。画中一仕女端坐于屏风前,以红帛包裹包髻,身穿交领窄袖襦裙,肩披帛,腰间系腰带。其正前方一仕女双手捧器物跪于塌前... 阅6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1-04-17 22:03 |
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文人画创作高潮。又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帝王艺术家,具有丰富的文人画思想,他就不仅使自己的绘画与文人画融合,而且使宣和体凸现出与以前所有院体不同的一个特色——富有诗的意境与韵致,而尤其重要的是他从画院制度的改革上、诗书画印一体化的探索上、从文人画理论的建构上对文人画起到了支... 阅4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1-04-14 15:47 |
郭解释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远之色清明,平远之色直远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在一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此三远也。”借助这几种方法,画家们就可以明确地协调好山水创作中经营位置的问题。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在此基础... 阅13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1-04-11 20:05 |
《秋山萧寺图》佚名(北宋) - 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五十一)秋山萧寺图。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北宋佚名画家的《秋山萧寺图》,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局部图。本图开卷处图绘远山溪岸,继而群峰叠起大壑飞瀑,颇为壮观,再次又转入平川冈阜秋树远山,渐成清远之境,布局变化错落有致,诗意盎人。全卷以水墨为主,间以简淡之赋色,山... 阅26 转7 评0 公众公开 21-04-11 17:18 |
《夏山图》 屈鼎(北宋) - 中国名画鉴赏语音讲解(五十二)夏山图。今天给大家介绍北宋屈鼎的《夏山图》,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局部图。此图原题为《燕文贵夏山图》,押缝有“宣和”、“大观”章,可知北宋徽宗时藏於皇家内府,清时曾为梁清标收藏,有“蕉林梁氏书画之印”、“苍岩子”、“观其大略”等印。《夏山图》可以称为一件山... 阅31 转8 评0 公众公开 21-04-11 17:16 |
宋代 佚名《松山行旅图》说 明:本幅有贾似道、吴珵、耿信公等收藏印。佚名(13-14世纪) 松山行旅图【估价】单位RMB12,000,000 — 18,000,000【成交价】单位RMB--尺寸:57 × 34.5 cm. 约1.8平尺作者:佚名(13-14世纪)日期:2015-11-15材质:设色绢本装裱:立轴鉴藏印:贾似道印、石居、丹诚、珍祕、公、真赏、退楼、玉堂清暇、清秘,另... 阅1 转自百了无恨 公众公开 21-04-06 13:55 |
李公麟擅长白描,对照二图《维摩演教图》在技法上明显逊色,笔墨简洁含蓄不足,当是师承李公麟的白描人物画,或是《维摩诘图》的摹本。“白描以单线勾勒塑造对象,不用色彩渲染,所以也称''白画’。由于李公麟发挥了白描的丰富表现力,也使白描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苏轼在《题李伯时〈山庄图〉后》说,李公麟在龙眠山,并非留意一草一... 阅1 转自逸心茶舍 公众公开 21-03-31 09:38 |
宋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高清鉴赏。《渔村小雪图》卷,北宋,王诜作,绢本,设色,纵44.5cm,横219.5cm.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图中山石勾皴纯用侧锋短笔,边缘轮廓采用“破墨法”,在勾勒之后用清水向内化开,墨色轻淡。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回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 阅18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1-03-13 13:08 |
宋 徐禹功《雪中梅竹图 》金艺丹青2017-12-29 11:00:03.▲宋 徐禹功《雪中梅竹图》《雪中梅竹图》,宋代,徐禹功,纸本设色,纵29.4厘米,横92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作者徐禹功画史无考,惟在卷后赵孟頫题跋中始知为画家扬无咎之及门弟子,又从书于竹节之名款“辛酉人”考之,当生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或北宋元丰四年(1081)。 阅1 转自雪小石 公众公开 21-03-08 10:51 |
每日中华名画|[宋]牟益《捣衣图》宋 牟益《捣衣图》(局部) 纵27.1厘米 横26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入编《宋画全集》第四卷。“捣衣”,是指妇女舂捣丝、帛等衣料,使之柔软,便于着色和缝纫。此作依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捣衣诗》之诗意布局,绘三十二位妇女捣衣、裁剪、缝衣等一系列过程,意态刻画生动,细节真实可感。此图创作于南宋与蒙... 阅21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1-03-06 0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