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大清受命之宝 白玉质 面14cm见方 通高12cm 纽高8.2cm皇帝宝玺由秦朝始。皇帝奉天之宝 碧玉质 面14cm见方 通高15.2cm 纽高11.5cm.皇帝之宝 青玉质 面12.5cm见方 通高9.5cm 纽高6.3cm.皇帝之宝 栴檀香木质 面15.5cm见方 通高16.6cm 纽高11cm.天子之宝 白玉质 面7.8cm见方 通高6.4cm 纽高4.2cm乾隆:想让大清传二十五代。皇帝尊亲之宝 白玉质 面6....
明朝书法家的印章,刻的真是神妙绝伦!
“邑尉印”铜印, 通高1.3cm,印面2.1×2.2cm。“右公田印”铜印。“右公田印”铜印, 印面2.1×2.2cm,通高1.6cm。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右公田印”四字。“小厩南田”铜印, 印面2.2×2.2cm,通高1.2cm。“修武库印”铜印, 印面1.7×2.2cm,通高0.9cm。“灋丘左尉”铜印, 印面2.4×2.4cm,通...
“邑尉印”铜印, 通高1.3cm,印面2.1×2.2cm。“右公田印”铜印。“右公田印”铜印, 印面2.1×2.2cm,通高1.6cm。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右公田印”四字。“小厩南田”铜印, 印面2.2×2.2cm,通高1.2cm。“修武库印”铜印, 印面1.7×2.2cm,通高0.9cm。“灋丘左尉”铜印, 印面2.4×2.4cm,通...
宋元押印——中国篆刻史上的一朵清新小花。它在印章史上突破了篆书的束缚,开辟了多种文字乃至图案入印的新天地,押印是印章史上最后一个自成体系具有创新意义的高峰。宋元印章中的楷书多为摒弃了正统的官方通行体,即以颜、欧、柳、赵为代表的、后来终于程式化了的馆阁体,而是采用了类似北碑的天真朴实、易于夸张变形的民间书体入印,很好地...
「浙派篆刻赏析」八家后续清代3位主要浙派印人。1张燕昌生平及印作选刊。因不在杭州,问业机会不多,印风不为浙派一家所囿。他曾以“飞白”书入印,评者对此有“大胆创新”之誉,实际上是其创作探索的败笔。2屠倬生平及印作选刊。工诗文书画,篆刻宗陈鸿寿,曾得奚冈指点。3严坤生平及印作选刊。篆刻宗法丁敬、陈鸿寿,于元朱文尤有心得。
由于印体加大,公印不像秦汉时代那样刊刻职官名而发给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为发给以官吏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隋代公印是用薄铜片盘曲成印文再焊于印面上,故又称蟠条印。有印款隋公印凡见三例,皆刻铸造时间,如“观阳县印”,背部凿款“开皇十六年(596年)十月十五日造”。第三,印背多刻楷书印文,如唐“武夷县之印”...
苏东坡诗文吉语印|齐白石四绝十方珍赏(9)前几期给大家欣赏了齐白石四绝十方之“雅若兰亭”、“梅花词意对章”、“梅雕朱文铭案供”、“诗文绘画石刻对”、“杜宇一声春晓”、“白云游子意”、“诗书画印四绝对章”、“北堂三代鉴藏印”,今天接着奉上第九方——苏东坡诗文吉语印。齐白石四绝十方之九.苏东坡诗文吉语印。本文照片翻拍自书中,...
故宫珍藏西汉官印精选,原印,印面,印稿一并奉上,并附释文注释。印面边长2.1cm*2.1cm,通高1.5cm。印面边长2.4cm*2.4cm,通高1.9cm。印面边长2.5cm*2.4cm,通高1.7cm。印面边长2.3cm*2.3cm,通高2cm。陆浑,县名,《汉书·地理志》司隶校尉部弘农郡下:“陆浑,故秦函谷关。”左尉,官名,《续汉书·百官志》:“尉,大县二人,小县...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七——赵之琛。赵之琛的祖父赵贤、父亲赵与浙派宗师丁敬、陈豫锺等人交往密切,赵之琛幼承家学,聪慧颖悟,篆刻拜陈豫锺为师,但受陈鸿寿影响更大,以仿汉制为长,早年印作颇有可观,惜晚年刀法精熟后,刀法趋于程式化,故何元锡称其“素负铁篆之名,所刻合作者甚少,盖印之所贵者文,文之不贵,印于何有?不究心于篆而...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