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415 篇文章 |
|
相对于其他书体,草书的受众要小得多,不懂草书的人说的最多的就是“鬼画符”,“一个字也不认识”。历代草书家写出的草书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王羲之的草书气韵充足,行云流水;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南宋书法家文天祥流俊清疏的草书《木鸡集序》,他的这卷草书,我相信没有人会说是“鬼画符”,就算是外行看了不认识字也会说一声真美。笔... 阅5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7-27 07:17 |
明太祖朱元璋的御笔亲书,虽然是农民出身,文化也不高,肚子里的墨水明太祖朱元璋的御笔亲书,虽然是农民出身,文化也不高,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多,但写字却写出了帝王之气! 阅1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6-23 19:23 |
墨涯 | 黄庭坚《浣花溪图引卷》整卷。黄庭坚《浣花溪图引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此诗收入《山谷外集》,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黄庭坚时年42岁。卷后明王世贞跋中评道:“……老杜浣花溪图引也。歌词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语。书笔横逸疏荡,比素师饶姿态,亦稍平易可识。而结法之密、腕力之劲、波险神奇,似小不及也……。”跋文... 阅6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6-05 21:42 |
墨涯 | 赵孟頫《心经册页》赵孟頫《心经》册页装,3开。这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赵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书法也早已失去了北宋的生动神韵,传世的赵孟坚《自书诗帖》、文天祥《木鸡集序》,都说明了这种情况。生活在这一时代的赵孟頫,力图矫正时弊,有所作为。赵孟頫临摹的拓本字帖,与钟、王、智永原写本的神采也已有距离。这样,赵孟頫虽...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6-05 21:03 |
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李翕颂》,俗称《黄龙碑》。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摩崖巨构,它同汉《石门颂》,《郙阁颂》,并称我国的“汉三颂”、“汉代摩崖三颂”。【6】翕,字伯都。【69】丞右扶风陈仓吕国字文宝。【70】辨李雯字子行。【71】旻字仲齐。故从事...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6-05 20:46 |
元代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欣赏(一)《寿春堂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元代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欣赏(一)《寿春堂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书法欣赏##楷书##书法爱好者##赵孟頫##书法##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我是书法有云,一名书法爱好者,从事软、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偶尔... 阅20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6-03 12:17 |
取法乎上,是初学书法时喝下的第一罐毒鸡汤。行草书最上的是二王,二王事实上就剩一王,一王中就《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圣教序》是刻帖,不像《兰亭序》那样,每个笔画的起笔,收笔还保留了复杂炫目的牵丝,以及种种不同的笔画入笔,行笔、收笔的刻画动作,显得干脆利落。如果照搬《十七帖》,《书谱》,(包括《圣教序、《兰... 阅6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5-31 06:15 |
北京故宫的孤本《兰亭序》,全篇以草书写成,被秘密收藏了500多年北京故宫的孤本《兰亭序》,全篇以草书写成,被秘密收藏了500多年!这件“草书版”《兰亭序》卷首有“兰亭十八刻”智永题字样,根据考证,此作乃是智永的临本。我们熟知的“萧翼赚兰亭”的故事当中的《兰亭序》也许就是智永的临本,因为其笔法与智永有着极大的相似度,而我们如... 阅1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2-05-23 10:40 |
在中国书法界,有着著名的“天下十大行...其中在中国书法界还有这样的一件作品,此作的作者是颜真卿,不仅比王羲之的《兰亭序》更胜一筹,还要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更为精到,此作一经问世,《兰亭序》也为之黯然失色。很多没有书法经验的人,初看到这幅字,会认为这是十足的丑书,但随着你的审美的提升,你的书法阅历的增加... 阅1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1-27 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