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禅悟 IP属地:云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而CK-MB因不受CK-BB、巨CK的干扰,特异性大大提高,一度被誉为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为止,心肌损伤标志物实际上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筛选,从最开始的AST到逐渐的CK、CKMB、MB以及cTnT/cTnI等等,最后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三项:CK-MB、MB、cTn。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何判读1.CK-MB正常血...
而CK-MB因不受CK-BB、巨CK的干扰,特异性大大提高,一度被誉为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今天为止,心肌损伤标志物实际上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筛选,从最开始的AST到逐渐的CK、CKMB、MB以及cTnT/cTnI等等,最后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三项:CK-MB、MB、cTn。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何判读1.CK-MB正常血...
LDH临床意义新解LDH临床意义新解2022-09-01王彦平 丁弘来源:检验医学。比如临床常用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或LD),分子量13~140KD,几乎存在于所有体细胞的胞质中,以心肌、肾和骨骼肌中含量最为丰富,由A(M)、B(H)、C三种亚基组成,A和B两种亚基组成5种同工酶:LDH1-LDH5,均可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正常...
④ BNP>400 pg/ml 或NT-proBNP>450 pg/ml(<50岁),900 pg/ml(50~75岁),1 800 pg/ml(大于75岁)应考虑心衰的诊断(Ⅱa类推荐)。① BNP 大于480~840 ng/ml 或NT-proBNP 大于1 000 pg/ml 的患者事件率显著升高,出院前BNP/NT-proBNP水平及住院期间变化率对于急性心衰预后评估更有意义(Ⅰ 类推荐)。③ sST2单次测量或多次测量动...
反应心肌缺血损伤的主要生物化学标志物包括心肌酶及心肌蛋白等,前者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5.心肌肌钙蛋白。其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肌钙蛋白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小时出现。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标...
磷酸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是参与体内能量代谢的一种酶,CK是由二个亚基组成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根据其同工酶组成的不同,将CK分成三种同工酶,即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和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而生化检验中的CK是代表三种同工酶的总活性。结果分析:该案例为蛇咬伤,CK升高在...
从 AST 到 LDH ,再到 CK 、CK-MB、Mb,最后到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igh-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hs-cTn),对心肌损伤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来越高。目前 hs-cTn 敏感性足以检测出微小的梗死病灶,甚至连心衰、肾衰出现心肌微坏死都能检出,上述情况如果并未引起心肌坏死和 cTn 增高,那本身也就...
肌钙蛋白和CK肌钙蛋白和CK-MB,谁才是金标准?说起心肌损伤标志物,肌 酸 激酶(CK)、肌酸 白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都可用于诊断心肌损伤。心肌钙蛋白: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伴随心肌细胞死亡,cfDNA释出,但相比肌钙蛋白,单个细胞中DNA的含量更加固定,如果可以确定细胞死亡后释放的cfDNA是一个定...
心肌细胞收到张力、牵拉等刺激后最初释放入血的是前利钠肽原(Pre-proBNP),在酶的作用下降解为利钠肽原(proBNP),proBNP 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为 BNP 及 NT-proBNP,其中 BNP 是有生物活性的部分,NT-proBNP 仅为剪切后的氮末端多肽,这和胰岛素和 C 肽的关系类似。对于急性心衰,要求 BNP> 300 pg/ml,NT-proBNP >450 pg/ml(<...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急性心衰患者若出现cTn升高,往往是预后不良的提示。既往的cTn检测方法其精确度在10-6 g/L级别,急性心衰患者能检测到cTn的比例约为20%-50%,cTn升高的患者死亡风险比在多数研究中都显著升高。cTn是房颤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此外,研究显示,cTn对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的预后也...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