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吾尝终日而思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6.D(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是很有功名心的,想效仿伊尹、吕望成就一番大事,只因屡试不中才弃此念头。)而(却,并列连词,...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1.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形容词作动词。5.动词作名词。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巩固训练。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 。②寡人之于国也。名词作动词。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二)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令狐家的人对李商隐不满。在李商隐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他46岁的时候,他写下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首诗,也是最难懂的一首诗,却又是后世读诗之人最喜欢读的一首,这便是《锦瑟》:提问:《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
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 南宋诗人罗大经就这一联分析出的八层意思,找一找,你能分析出诗人多少层愁苦,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小结:思考: 诗歌前两联主要写什么?2...
不能,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成为“诗圣”,由于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因此其诗有“诗史”之称,有《杜工部集》。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2、把握诗歌意象,仔细品...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
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他寓居...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