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5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生存:为了尊严和拯救 人类生存的价值即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幸福的概念虽被泛用,但幸福的内容在现世,或者说,在现实中,却少得可怜。这铁律的结论便是一个字:苦! 如果说生是乐而成也是乐,那么,此乐也是苦因。既然,苦贯穿于人类的始终,那么,苦中如何求乐?我们要追求的,于现世,应是尊严;在苦中保有尊严,从轮回中趋向解脱。
信仰,无须科学论证 信仰,无须科学论证,虽然科学论证有助信仰。也无须说佛教是科学,这不是抬高佛教,而是贬低了。在我们常识中,以科学论证方法得出的结论,必是真理。但实际上,这所谓的真理是相对的,又常常被科学自己所推翻。佛教,讲究信仰。虽然,佛教的实证中,就有科学的成份。为此,我们想,只有科学需要信仰,而信仰未必需要科学...
人性善恶与律法 人性是善?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看法,决定了对人类善行恶行的不同态度,这态度体现在国家,便是法律。为此,对过错者,虽予惩罚,但重在教育,佛教的戒律精神就体现了这一点。于佛教戒律中,除了杀盗淫妄根本戒外,违犯其他戒律,皆是可悔的。这就让我们想到,看佛教的戒条,要看制戒的精神,而不是看戒条内容的本身。持佛教的戒...
无须责难科学 理性的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令人无疑的。但我们也经常听闻到这样的观点:世界因为科学面临毁灭,人类因为科学而面临灭绝。好坏的是掌握科学的人,善恶的是掌握科学者的思想与行为。为此,无须害怕科学,无须抑制科学,更无须责难科学,相反,要学习科学,掌握科学,应用科学,采取拿来主义,为本宗教服务。
安全与危险。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在防范,为什么就不能使安全之国安全的社会降临呢?由此,导致更深程度的互相防范,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融洽,使人与人之间越防越疏远,以至本为追求安全,却越来越危险。可见,许多时候,人与国都是以安全的名义去毁灭安全。佛教认为,国与国、人与人的安全,无法靠防范别...
表面的好坏不等于实质的善恶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人以动机善恶为善恶标准,另有人则以结果的善恶为善恶的标准。后来,萨宾武士前来报仇,当两军相对剑拔弩张时,被抢的萨宾武士的女人奋不顾身地带着儿女冲到两军之间,企图舍身阻止一触即发的战斗,因为他们知道,冲突与战争将使他们遭受双重的损失:战斗,将...
不妄语戒与诚信 儒家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佛教中,有不妄语戒,其精神实质就是诚信,讲信用。不妄语戒在佛教中,是五根本戒之一,可见其在佛教中的被重视,在戒条中不可撼摇的地位。不妄语戒的内容:分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小妄语中又分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佛教对犯妄语戒的害处和持妄语戒的益处,讲了不少。
在佛教,五根本戒中,第一条便是戒杀,它是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的底线,显示了对生命尤其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肯定,及对其尊严的尊重。现代社会,或者说现代化的医院,本来是生命的催生地和挽留所,但却成了屠场,不仅事实上摧折新生的生命或残留的生命,还大张旗鼓地为此作广告,声张喧染杀机杀意杀语杀行,以此,说明其作为的必要性、正当性、可...
人生的苦难与幸福。苦难,是生命的本质。脱离苦难,追求幸福,是生命赋于宗教的使命。给生者与死者的,除了苦难,还有什么呢?但是有苦难,便会有幸福,这是哲学的二元,辩证的。当我们能够想到多少人在废墟底下,暂时生存或永生时,我们不觉得自己的苦难已经远离了吗?尘世的苦难永恒,但尘世的幸福无法永远。脱离苦难,追求幸福,那里,有个...
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佛教说:“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我们可以想象,百年的生命,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多少的生命危机啊。他们,活下来了,验证了生命的顽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如此顽强,又使我们对生命充满着无限的希望与敬重。不过,无论如何,于尘世,生命的脆弱是本质的,生命的顽强只是现象。我们无法掌控生命的生灭,但我们要保有...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