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山人 IP属地:河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57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道教四不吃,道教不吃这些生物的原因是什么。道教是我们中国的本土宗教。人们通常说:乌鱼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道教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精神可贵可佳,吃不得。道教不食乌鱼,因其孝。道教不食鸿雁,...
十大道家代表人物 十大道家代表人物 2009-04-20 15:17阅读:28,110 老子、列子、庄子、关伊子、张道陵、葛洪、陈抟、邱处机、王常月、陈撄宁、易心莹、道教是继承道家学派思想发展形成的道家学派思想怎么会被道教接收过来成为立教的理论基础 ?要明白这个原因,就得从道家学派诸著述中来追本溯源。道家和道教是分不开的,先秦、西汉的“道...
道教文化经典 道教文化经典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或曰:夫为大道者,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今犹避事而取静,离动而之定,劳于控制,乃有动静二心,滞于住守,是成取舍两病,不觉其...
中和集《中和集》为元初道士李道纯所撰内丹理论的结集。《金丹妙诀》以金丹图像阐说修丹之鼎器、药物、火候;谓“丹书云:炼精化气为初关,身不动也;炼气化神为中关,心不动也;炼神还虚为上关,意不动也。……次叙丹法正道——渐法、顿法。《卦象论》谓“丹书用卦用爻者,盖欲学者法象安炉,依爻进火,易为取则也”。后世鉴于李道纯这种丹法...
从其对思想内容的呈现或表达的“显示度”来看,道教艺术可以分为再现型道教艺术、表现型道教艺术、象征型道教艺术。从符号象征的视角来审视道教艺术便会发现,即使是那些以道教历史故事为主要根据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也往往是夸张和变形的,具有符号象征的意义。从广义上看,道教音乐的曲线谱(又叫声曲折)、道教的舞蹈动作、道教戏剧的人物科...
一道之行非易易者,苦修卓絕,方見真諦,火宅修行,難易兼併,能明真道,雖艱不難,能嘗百苦,雖難也易,末劫之期,性命雙修,一得則得,一失則失,得失之易,如拾草芥,取之而不難,得之不易,能得之者,須具決心,能行之者,行見真性,明澈性命,悟覺還原,其真自抱,六欲不離,死生 重,一道在前,瞬息離去,得失不常,死生由命,六欲常寂,...
道教道之本體“自然”說。道教的“大道自然”“道本自然”“道合自然”是道教道之本體存在論的具體體現,是道教對于老莊“道法自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西升經》認為:“道要不煩,一言該之曰:自然而已。道法自然,自然之道,行之為上,不行則不至也。”[5]道教自然觀從認識論上對“道本自然”的普遍性作了深入解釋,認為其“自然”是道所具...
舌顶上腭--正确的位置舌顶上腭--正确的位置 作者:山石围脖为什么要确认正确的舌抵上腭?答案舌顶上腭,我查阅了很多书和资料,有一本叫"八宝硬气功"的书有谈到怎么 "舌顶上腭" ,具体内容如下:舌体宜直不宜卷,宜轻不宜重,恰在靠近上牙根处.但一本道教典籍介绍是舌尖顶在硬腭和...
道教四大名山(图)《说文》曰:"仙者,人在山上貌。道教创始人学道作符处是名山,神仙居处是名山,迎接神仙下凡需要名山,道徒修炼需要名山,尤其是唐宋之后,早期名道也逐渐被仙化,道教的神祗大大增多,因此需要大量的名山。流传下来的四大道教名山为: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武当山坐落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