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宝官 IP属地:河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31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佛教中的十大真理,一条比一条经典。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是无常的,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演变之中。佛教的目标是解除众生的痛苦,使人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达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平静。佛教认为,变化和不确定性是生命的基本特性,这也是生命的一种痛苦。佛教认为,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我,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佛教认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
《大唐三藏圣教序》注音版。
同样,拜佛也不是求佛菩萨保佑的,而是表示对佛菩萨的礼敬,是要向他们学习,在他们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过失、罪过,降服自己的傲慢心,生起内在的惭愧心。三、木鱼。八、南无。我们经常听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等等这样的佛号。十、随缘。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和人生的智慧,是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
50个佛学名词解释,简单明了,值得收藏!指的是佛说法之时。6、一佛土。佛的尊号。15、三世诸佛。三世诸佛,就是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是说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的意思。佛的德号,因为佛具足大力,能够降服四魔。佛的尊称,佛乃天、人之导师,只有佛才可以称为大师。就是菩萨所修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果位是佛果。文殊菩萨、普...
著名古籍《心相篇》原译文,直指心性修为,被誉中华不朽之作。【译文】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译文】说话尖酸刻薄的愚鲁人,贫穷短命;【译文】知足与自满不一样,知足的人守本分而有福禄,自满是傲慢自大,招灾是迟早的事;【译文】过于刚强的人,做事虽容易成功,但容易商人伤己,很难长寿;【译文...
读书笔记 王德峰心经讲读 五蕴。读书笔记:王德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读》可参考读书笔记 | 王德峰 心经讲读 | 佛家的色与空。
这个链条一直循环反复,使我们在生死之间流转,在六道中轮回而不得解脱,因而佛教将这种由无明到老死的循环称为“流转门”因为十二因缘流传不止,所以释迦牟尼将其比喻为众生颈上的一副无形枷锁, 众生长期被这副枷锁所束缚,承受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通过“还灭门” 的推究,无明被看做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只要我们破除无明, 就可以不再被十二因缘...
一文看懂中国寺院布局 超详细图解,去寺院再也不用犯迷糊。中尊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①迦叶佛、②拘留孙佛、③尸弃佛、④毗婆尸佛、⑤毗舍浮佛、⑥拘那舍尼佛、⑦释迦牟尼。藏(zàng)经楼是寺院图书馆,用以储藏(cáng)寺院内一切图书。后来的监院或方丈常在寺院旧房屋中处理...
五祖对惠能予以重托,让他保护好达摩大师的衣钵,一定要将禅宗法门发扬光大,然后亲自摇浆渡他过河。大师说一个迷失的凡人就是一个佛,他虽然没有开悟,可是佛性一直在内在,不可轻视任何人,他随时可能觉醒。当时惠能大师还没有剃度,印宗法师组织了众弟子在讲《大涅槃经》。大师告诫弟子们,如果逃避生活去修行,就像去兔子身上求角一样,永...
向佛门求福为迷信,向佛门求术(神通)为邪信,只有向佛门求智慧才为正信,求智慧就是人在红尘生活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开悟的过程。因缘总有离开的时侯,因缘离开,一切也就幻散了,不存在了。天堂与地狱。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芥子指菜籽,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他...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