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旧时,人们十分重视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 ,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小满枇杷黄,夏至杨梅红”,说的就是夏至节气的一个典型物候。此时节杨梅熟了,酸甜多汁,...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农历每年二月初二是春龙节,又叫龙抬头日。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黎民百姓感激龙王降雨之恩,天天对天祈祷,最后感...
花朝·花神传说。(2)花神传说:女夷、花姑、花仙。“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祭花神”,这是朱熹咏花神的诗。《淮南子·天文训》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女夷者,主春夏长养之神,世所谓花神也。《月令广义》谓:“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又有书中说花神女夷是魏夫人的女弟子,名叫花姑,她餐风饮露...
十二令花神赋。正月花神柳梦梅,春风先占百花魁。五月花神丑钟馗,唐王不点状元魁。六月花神美西施,并头金莲开满池。八月花神谢素秋,一行鸿雁过南楼。十一月花神白乐天,长安市上酒家眠。十二月花神老令婆,怀中抱子笑呵呵。润月花神杨再兴,天竺独对万年青。四时花神沈月姑,春花发尽夏枝枯。
华夏民族是一个礼仪文化极其发达的民族,拥有从出生礼、成人礼、婚礼、成长礼到葬礼的完整的生命礼仪体系。如纳西族等民族中实行的“穿裙礼”、“穿裤礼”,彝族的“换裙”礼,南美亚马逊亚瓜人的“流头礼”。礼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华夏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笄之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它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
华夏婚礼的基本面貌。故此,昏礼乃伦礼之本。周制昏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婚礼结构: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  正婚礼【亲迎→妇至...
华夏婚礼的基本面貌。故此,昏礼乃伦礼之本。周制昏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婚礼结构: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  正婚礼【亲迎→妇至...
传统出生礼的主要风俗。又叫弥月礼,小孩出生满一月举行,主要风俗有:民间普遍流行的满月礼风俗。周岁礼最普遍的风俗就是“抓周”了。抓周,又叫“试儿”,“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蒣’。此小儿之盛礼也。”(《东京梦华录》)小孩不经意的一抓,引起大人浮想连...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清顾禄《清嘉录 正月 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5 祭蚕神。正月十五民间有祭蚕神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人们...
夜间燃灯,蔚为壮观。我们的传统习俗中,节日也是祭祖的日子,正月十五,元宵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奉于祖先的牌位前,然后合家团聚,品尝香甜的元宵。2. 吃元宵。元宵张灯习俗始于东汉,盛于唐代,至宋代臻于极盛。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又称“残灯”、“阑灯”。又十四、十五、十...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