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18 IP属地:吉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73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那为什么老子说「为道日损」呢? 那么﹐这个「为道日损」属于那一种学问呢? 是否有这个学问呢? 也很可能没有这个学问。这就好像《道德经》头一章把天下的道理分成两种: 一种是可道之道﹔一种是不可道之道。儒家﹑道家﹑佛教所向往的都是道这个范围﹐属于「为道」这个范围﹐但就你要了解「为道」这个方向而言﹐你也要知道很多东。东方的宗教儒家...
儒释道——悟道殊途 得道同归。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儒释道的目标都是由''''''''悟道''''''''而''''''''得道''''''''...
儒道佛的精髓就在一个同音调的汉字里,修为也用同一个汉字作参照神奇的同音汉字。道家认为,万物的生灭过程就是动静平衡的过程,万物因动而生发,由静而归根。佛家认为,以佛观佛,以魔观魔,以清净心观人,则人皆是清净的;心中有佛,则万物是佛;心中有污,则万物皆污。小妹道:“兄败也。佛家有云''''''''...
“无为”——物质运动的总规律。
《庄子》把人分成七种,按照他的标准,你我可能都“不算人”了。“真人”是庄子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不是指中国神话中的神仙太乙真人之类,而是庄子所谓“人化”的最高阶段。庄子没说。了解了庄子“人化”的概念,我们回到《徐无鬼》,就能够懂得徐无鬼为什么要举相狗相马的例子了,因为他想用这两个例子,告诉魏武侯,你做人还差得远呢...
儒、道、法三家思想的区别。是道家首先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点,提倡“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治国主张,其政治理念是“小国寡民”与“无为而治”,达到“损有余而补不足”,把矛头指向当时儒家所维护的''''''''礼’和法家所倡导的'''...
两位大师朱熹和王阳明的精髓:谁与我们更近?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集大成者,前者在南宋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在明朝集心学之大成。朱熹是个做圣贤的人。有趣的是,王阳明早年却是朱熹的一个超粉,他起初的理想就是像朱熹那样,做圣贤。后来又经历了一件事,让王阳明开始全面怀疑朱熹之学。在“知行合一”基础上,王阳明又进一步提出“...
爱以身为(wéi)天下,若可托天下。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在天下歙歙(xī xī)焉,为天下浑其心。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zhònɡ),处...
佛教用语“缘起性空”什么意思?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是因果循环所致。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非凭空而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之为缘起 。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缘起论显示世间上任何事...
孔子孟子董仲舒三位大思想家,是如何把儒家思想一步步完善的。作为儒家思想的顶梁柱,孟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他给“五常”中增添了“智”的观点,进一步扩充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深度。当董仲舒把“信”的观点确定下来,他又将孔子的“仁、义、礼”和孟子的“智”,统称为五种“常道”,是可以与天地长久的思想法宝,自此,五常终...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