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3 篇文章 |
|
新生儿喂养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选择人工喂养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冲配、器具清洁消毒。对选择母乳喂养者要做好充分的咨询,强调喂养期间母亲应当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和乳房护理。母乳喂养不是梅毒的传播途径在国内外均没有要求母乳喂养没有风险(除非母亲有感染性皮损)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 阅7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2-01-08 18:42 |
消除“三病”母婴传播,关爱母婴健康为推进肇庆市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进一步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受市卫健局的委托,9月28日,肇庆市妇幼保健院成功举办了2021年肇庆市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技能培训班。通过本次培训,切实提高了学员们对消除“三病”母婴传播项目最新管理要求、相关临床干预与随访管理、... 阅148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1-10-01 12:56 |
成都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公室督导我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专家组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监督指导内容明细表》,通过现场查阅文件资料、核查电子台账、访谈工作人员等方式,对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公室、成都长江医院、龙都医院以及六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督导检查,内容涵盖机构管理、现场考核、... 阅5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9-15 20:40 |
接受质控,持续提升,力争实现艾滋病母婴传播“全阻断”8月27日,由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纪委书记戴斌带队的成都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公室及相关专家一行7人,对我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检查。市妇计中心主任阳勇对专家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表态发言: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工作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一进行整... 阅38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9-15 20:20 |
[动态] 双流区接受成都市2020年第三季度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市级督查和质控检查。专家组在听取了双流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办公室关于双流区2020年第三季度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情况汇报后,分成三组分别到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民营计划生育机构、产科医疗单位进行了督查。 阅18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9-15 20:17 |
“艾乙梅”的妈妈如何生下健康宝宝。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可能会造成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出生的孩子还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产妇如果不进行母婴阻断,孩子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孩子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后绝... 阅13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1-05-20 22:01 |
是梅毒!!!这不是海鲜过敏,是梅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梅毒的发病率在历年递增,晚期梅毒和胎传梅毒也在快速上升,所以,我们不能固执的不愿承认我国梅毒快速传播的现状,而且对于梅毒,现在的我们应该有更新的认识,其实它就“潜伏”在我们的周围,离我们很近,但有很多人的观念和认识还停留在:性病只发生在特殊从业者人群中,对此抱有侥... 阅2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1-03-06 11:15 |
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个人经常发生艾滋病感染风险较高的行为,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建议每年至少2次,及时了解感染状态可以尽早治疗,越早治疗身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最好。在不了解性伴是否有艾滋病的情况下,与其发生... 阅4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0-12-02 07:40 |
心系红丝带——婚检呵护健康。小编给你讲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小新(化名),其未婚妻小叶(化名)在婚检中被检出“疑似艾滋病”。医生该不该说 根据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未经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本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信息。感染 HIV 并不是绝路,在规范科学治疗的情况下,获得配偶的知情... 阅19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0-11-20 04:20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通过为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提供免费检测(首次)、治疗及安全助产等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传播率,减少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新发感染儿童数,其中艾滋病母婴传播机率可由未进行任何干预措施的25-35%降低到5%以下,梅毒及乙肝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机率也会大大降低。 阅55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0-11-20 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