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7 篇文章 |
|
肝气郁结的人舌象有一个共同特点:尖长呈三角形。首先这个舌形呈三角形,特别的尖,是一种瘦人的感觉,舌头整体比较长,舌根宽,向下拉伸,舌头两边的部位,越往舌尖就越向里收缩的厉害,就导致这个舌越来越窄,呈一个倒三角的形状,这就是典型的肝气不疏,肝血不足舌的表现。如果整个舌质呈暗红色,说明身体内有血瘀,这是肝气不疏导致的血瘀。 阅1 转自张建海中... 公众公开 23-03-10 22:55 |
肝血不足、肝火旺?中医教您分型调养。【健康养生】春天养肝正当时!中医教您分型调养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王清海。《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是一个发陈出新、生机勃发的季节,合五行属木,应五脏属肝。张景岳有言“春应肝而养生”,表明春季正是养肝的好时节。那么,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饮食养肝方面...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2-20 02:32 |
中医:春季养肝必须知道的穴位按摩法!找准穴位后开始按摩,所有的按摩穴位规律大体相同,太冲穴的按摩方法也是用双手分别按摩相反方向的脚步穴位。春季养肝必须知道的穴位按摩法!这些穴位主要集中在脚步,在晚上休息泡脚的时候适当的按摩一下,既可以解除一天的疲劳也可以调理一下肝脏,非常好操作,对于肝脏还有一个穴位肝俞穴,调理效果也... 阅1 转自空谷幽兰80 公众公开 23-02-05 01:24 |
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 阅1 转自勇敢的芯2 公众公开 23-02-04 00:26 |
其实就是,风寒之气它最大的危害就是堵塞人体的经络。经络是人体的通道,是人体气血循环的通道。它里面说的就是人体的筋,易就是改变的意思,就是说改变你身体的筋,筋里面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风寒之气导致的。如果有人说经络通不到脏腑 ,那就是没有研究透经络,穴位通经络,那是任何药物都替代不了的。身体的气机就运转起来了,运转起来以... 阅1 转自TUThpuc0b... 公众公开 23-01-31 10:29 |
中医“证”“症”“病”“证”与“症”的区别"症""病""证"“症”——是指单个的症状,对于“症状”这个词,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其实,我们中医的疾病名称里只有少数与西医的疾病名称是一样的,比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中医和西医是不同的。“证”——即证据、... 阅1 转自学到老图... 公众公开 22-12-13 03:15 |
《阳虚证之病机与症状总结》 ..阳虚证之病机与症状总结》故畏寒乃阳虚证之第一主证。气色苍白乃阳虚证之第二主证,望诊时,察颜观色不可忽视。阳虚之证,根据其不同程度及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可分为四大类,即:阳气亏虚、阴阳两虚、虚阳上浮、元阳外脱。3、阳虚者,但欲寐;阳虚之人,最易产生三大类病症:阳虚不摄、阳虚水泛、阳虚阴凝。阳... 阅1 转自我是渔者 公众公开 22-12-12 07:29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的价值,在于纠正身体内部的偏颇,通过纠偏来调整身体,最后症状的消逝,是身体恢复平衡之后的自然现象。中医却不这么看,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因最初往往是肝肾两脏的阴阳失衡,即阴虚而阳亢。中医没有降脂药这一说。中医从人身体内环境入手,认为肺气虚弱、卫外功能不能,鼻腔不得肺气所养... 阅1 转自zizhuejiu 公众公开 22-12-01 03:20 |
②如属肺阴虚,则出现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也可补脾土以生肺金,药用太子参、百合、山药、莲子、白术等。①如心火亢胜或心中痰火内扰,可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少寐,或癫、狂、痫的发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如心火盛可选用调胃承气汤或复方大承气汤以泻下脾火实为清了心火。②如属痰火扰心,也可通过清泻脾火以清泻心中痰火,可... 阅1 转自白狐回眸... 公众公开 22-12-01 03:13 |
五气所病〔1〕:心为噫(yi)〔2〕,肺为咳,肝为语〔3〕,脾为吞〔4〕,肾为欠、为嚏〔5〕,胃为气逆、为哕、为恐〔6〕,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7〕,是谓五病。为恐:张景岳:“恐,肾之志也,胃属土,肾属水,土邪伤肾则为恐,故皆涉于胃也。”姚止庵:“肾虚则恐,恐非胃病也。然胃本多气多血,其火最... 阅19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2-11-27 2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