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 篇文章 |
|
宋代美学 | 雅,是宋代最深的底色。在这个氛围里,一种被称为“四雅”的生活美学悄然兴起,并迅速火遍了大宋的城市乡野。这“四雅”,分别是:品茗、插花、焚香、挂画。宋人喝茶讲究“点茶法”——先把茶磨成细末,用沸水点泡,最后还要比个“茶百戏”图案,看谁的泡沫拉花更好看。说白了,宋人早就在玩“高级感”和“留白美学”了。插花,在宋... 阅10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5-07-12 16:36 |
中国古代十大雅事。古人于焚香品茗间修身,在听雨候月时观心,借莳花寻幽之境对话自然,以琴棋酒画之趣滋养性灵。雅事之“雅”,不在形式奢华,而在心境空明——于平凡中见诗意,方为生活大智慧。酌酒。酒是诗意的催化剂,微醺时挥毫泼墨、纵情高歌,抒尽胸中逸气,如陶渊明“悠悠迷所留”的洒脱。踏雪寻梅、煮酒赏景,在银装素裹中感受天地寂... 阅16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5-07-02 15:21 |
中国十大雅事 | 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风雅基因。当现代人追逐着北欧hygge(丹麦的生活方式)与日本ikigai(一种日本的生活哲学)时,却不知华夏先民早已将生活美学凝练在这十大雅事里,在焚香听雨间,构筑起超越千年的精神桃花源。酌酒:而我,微醺时也想象与李白、苏轼来一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隔空碰杯。古人侯月需临水独往,东坡“... 阅10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35 |
另一种美学|根块植物裂之礼赞,龟甲龙的时间雕塑。在植物王国幽静的角落,龟甲龙静默如磐。它模仿着龟甲上承载光阴的纹路,也呼应着戈壁中风蚀岩层的肌理,成为浓缩了时间力量与自然野性的微型景观。这裂纹,是它对抗严酷环境的智慧铠甲,是水分稀缺时收缩自保的生命密码,在每一次干涸与复苏的律动中,纹理愈发深邃、肌理愈加雄浑。偶尔的微...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22 |
人间草木石菖蒲偶遇山涧幽处,见清泉自石隙潺湲而出,其下石骨嶙峋,石菖蒲点点青痕,竟缀附其上。尝闻草木之生石上者,纵如石韦、石斛之流,亦须微土附其根。唯此君超然异类,离土即如归家,反在清泉白石间安之若素。石菖蒲之轻身延年,本非俗物能及;至于忍岁寒之苦,安澹泊如禅定,与清泉白石为终身契友,离土而生,不假外求——此等风骨,...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20 |
微观世界的绿宝石:日本姬虎耳。当晨露在叶缘碎成钻石时,这微小生灵才微微显露真容——姬虎耳,虎耳草王国里最纤巧的精灵。它自日本潮湿的溪涧石隙与林间幽谷中悄然诞生,仿佛造物主特意在微观世界里安放了一颗颗精雕的绿翡翠。姬虎耳(*Saxifraga japonica* ''''''''Tiny Gem''''''...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20 |
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世人常道养花怡情,殊不知,莳弄草木之微事,实则是心魂与天地的一场深契。它并非浮泛的喜爱,而是如草木依恋阳光雨露般,源于生命本能的深沉眷注——一种纯粹的、无条件的、融入血脉的必然。我们效法“草木姿态”,主动投身于这场与光阴、与生命共舞的仪式。养花之道,归根结底,是以草木为师,以...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20 |
轻拂知风草。箱根草又名知风草,繁霜当永夜,寒草正惊风,稍有微风,此草果穗即摇动不停,故名“知风草”。【知风草】拉丁学名: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P. Beauv.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纲:百合纲 目:禾本目科:禾本科 属:画眉草属种:知风草。当江户时代的草木学者们穿行于原野,俯身观察荒径石缝间一丛丛细韧的野草时,一个充...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18 |
有用,意味着对社会有用,对别人有用,就像一件得力的工具,在社会的宏大机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不再执着于成为那个被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工具,而是更愿意去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过一种属于自己的、不被外界定义的生活。时代伴随着观念的转变,人也就随着环境而改变。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而不是社会这台机器... 阅13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5-06-30 1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