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139 篇文章 |
|
泡茶如抚琴,急不得也慢不得。白瓷盖碗是知音,沸水环壁是琴谱,快出水是节奏。三者和鸣,方能奏响高山好茶的绝唱。真正的好茶从不需要修饰,不如放下那些花哨技法,回归最本真的冲泡之道。 阅1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3-18 09:39 |
【2025春白茶笔记2】今年,高等级的白毫银针能采几天?今天采的正是第一批的白毫银针,也可以称作是,头采白毫银针。问起今年银针的产量,老S预估,会跟去年持平,但肯定不会多于去年。我想了想,确实是这样,连他的日常口粮,都是白毫银针,足见白毫银针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了。如此算来,今年(2025)高等级的白毫银针,真正的采摘天数,就只有5...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3-18 00:00 |
每年的315,不应该只是打假人的狂欢,更应该对社会起到整顿和警醒的作用。希望爱茶之人,都能觉醒——喝进嘴里的,不应该是一个又一个谎言编织的幻象,而是真实生长在天地间的纯正本味! 阅4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3-17 16:38 |
500元的预算摆在面前,有些人选择碰运气买茶,挑战未知的可能。更多的茶友,想必会精打细算,从一众选择中找出最理想的搭配,每一分钱都花得有价值。选择权交给大家,要如何做出决定,心中答案自然明晓。 阅4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3-17 09:38 |
白毫银针这么嫩,能压饼吗?单以六大茶类中的茶树而论,西湖龙井的芽头,与金骏眉的芽头,以及普洱茶的芽头,以及武夷岩茶的芽头,甚至今天的主角,白茶的芽头(白毫银针),它们的躯干构成,都大大不同。白毫银针是5-7层笋壳状结构组成,这一片一片的像笋壳一样的叶片,层层包裹起来,紧紧地裹在一起,形成一个像竹笋一样的物体,就是白毫银针。... 阅7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3-16 21:00 |
煮茶时,是加冷水、还是热水?有茶友问,煮茶时是加冷水还是加热水,这便要因人而异了。煮茶时是加冷水还是加热水,还要因茶而异。煮茶的时候,如果煮的是好茶,因其内含物质异常丰富,稍微煮一下便已经满壶香汤,根本不需要冷水来延长茶与水接触的时间,借以多压榨出一些“茶味”于壶中。而若是煮劣质茶,比如煮做旧老白茶,则需要小心了。做... 阅13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5-03-15 23:00 |
白茶喝起来虽“淡”,却十分清新、浆感十足。如果买到了,只有闷泡才有味道的茶,快出水反而无滋无味。这样的茶,还是不要喝了,喝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阅3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3-15 12:24 |
喜欢喝茶的老茶客,往往每天喝过两三回才觉过瘾。能让对方用着习惯、用着顺手,送礼更能体现实际价值,提升在长辈心里的形象。建立在器型和材质恰到好处的基础上,再挑选带有美好寓意的茶具,也更显贴心。 阅8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5-03-15 10:14 |
【2025春白茶笔记1】好消息,太姥山据说要采茶了。这些年来,好似从来没有一年,像今年这样的,期待着新白茶的采摘,期待着跟这些芽头的重逢。它们可是白茶树积蓄一整个冬天的能量大爆发,里面的养分是后面采的牡丹的芽头,寿眉芽头中的养分含量的两到三倍。尤其是2025年春节提前,立春后倒春寒极长,雨水充沛,漫长的低温天气与雨水加持,茶树... 阅6 转2 评0 公众公开 25-03-14 2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