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天一阁藏丰坊刻本《兰亭序》据王开儒先生考证,天一阁藏刻本兰亭序的足本才是真正的神龙本,而世传的神龙墨迹本只是丰坊的临作,真正的神龙墨迹本毁于万卷楼的火灾。本帖图片来自王开儒先生新作——天津版图书《兰亭序的千古奇冤》。
邱振中《笔法的演变》【在线讲堂】邱振中《笔法的演变》 2014-12-08 书法名家 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没有哪个时代的笔法能离开前代笔法的影响,也没有哪个时代的笔法不在前代笔法的基础上有所增损。但是,书汉字字体发展趋于稳定之后,也就是说楷书的地位确立之后,字体结构不再发展,从形式内部推动笔法发展的原因消失,笔法最本质的一个...
查网上还没有本书的电子版,借照相方便,把这本字帖发上来,也好保存,字帖照片重新打印出来效果还可以,可供爱好隶书《曹全碑》的朋友们共同参考借鉴。
今草、章草杂糅,这《千字文》是孙过庭写的?《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是孙过庭三十八岁时所作,通篇以今草书为主,掺以章草,草法上下连接,用笔含蓄不露,功力内在,沉着而飘逸,劲健而婀娜,一气贯注,笔致俱存,甚为精熟。《续刻三希堂法帖》中,也刻入一篇《草书千字文》,署名“过庭”,鉴定家已确定是宋代王升书,笔法于此帖很接近。
吴大澂|拿毛笔冲向历史风车的金石家。吴大澂一生,由科举而仕宦,且勇于任事,故而履历丰富。在他的时代,政事、学问皆非能闭门造车,一力承担者。政事向来需要商量协作,晚清变局中办理洋务等多须借助各方之力,自不难理解。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为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著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恒轩吉金录》、...
吴大徵金文。吴大徵,生卒年月:1835-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白云病叟。籍 贯,江苏吴县人。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为清著名金石考古家。他的篆书很有特色,将小篆古籀文结合,功力甚深,即平时书翰也常用工整精绝的篆字为之,规矩整齐。这里发表吴大徵金文作品,是我从收藏的《吴大徵金文》...
墨香集—篆书欣赏.吴大徵篆书字帖《陶公庙碑》(01—40)吴大徵篆书字帖《陶公庙碑》(01—40)吴大澂 陶公庙碑 敕封孚佑真人陶公庙碑(文略)。题识:敕封孚佑真人陶公庙碑。说明:陶公庙位于湖南省长沙榔梨镇临湘山,庙中主祀晋代大司马陶侃后嗣陶淡与陶煊叔侄,咸丰二年(1852)清廷封陶淡为“孚佑昭显真人”。出版:《吴大澂篆书陶公庙碑》...
墨香集—篆书欣赏.吴大徵篆书字帖《陶公庙碑》(41—93)
一字一注学草书——黄庭坚《浣花溪图引卷》此诗收入《山谷外集》,作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黄庭坚时年42岁。卷后明王世贞跋中评道:“……老杜浣花溪图引也。歌词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语。书笔横逸疏荡,比素师饶姿态,亦稍平易可识。而结法之密、腕力之劲、波险神奇,似小不及也……。”跋文中“素师”是指唐代著名书家怀素,王世贞对黄庭...
《毛公鼎》技法解析(三)章法布局、临习要点章法布局  纵观《毛公鼎》全体铭文五百字,章法有行无列,错落有致,字字相生,无一不表现出高超的形式美感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图5  四、用笔  《毛公鼎》字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搭笔的笔画主要用于化方为弧的笔画,如方弧、角弧或弯曲弧延伸笔画时。接笔的笔...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