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少华总部 IP属地:安徽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9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地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寒证是感阴寒之邪(如寒邪、湿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表寒证已以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寒证。但临床上阴证多指里证...
七情致病七情。人体的情志活动,必须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气血来源于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脏腑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滋养。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个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变化。(三)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情志活动的异常,既然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
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与脉。”清·唐宗海《血证论》说:“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可见,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心喻为阳脏、火脏,其意义在于...
饮食入胃,其精微之气化为津液,藏于五脏,五脏津液充盈,可输布于外窍,而为汗、涕、泪、涎、唾等,是谓五脏化液。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经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心在液为汗,是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素问·五藏生成》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
如《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正常情志活动的产生依赖于五脏精气充盛及气血运行的畅达,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调节气血运行,因而在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方面,发挥着重要...
解读:五志即分属于五脏的五种情志活动,即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悲,肾志恐。正如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所说:“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心是情志思维的主宰,心神通过统领脏腑,主持血脉,以调节各脏...
《灵枢·五色》:“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2、指肥人、瘦人、常人、壮士及婴儿五种体质(见《灵枢·逆顺肥瘦》刘衡如校本)。解读:1、肢体的筋、脉、肉、皮、骨合称为五体,五行理论中,五体与五脏有相对应的关系,这种关系叫做五主,即《灵枢·五色》:“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在...
中医术语.五华。五华: 五华为五脏精气荣体表的组织或部位,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他们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反之,则可通过体表五华来推测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疾病的位置。提出了五脏精气荣华于体表的组织或部位。中医应用:五华为五脏精气荣于体表的部位,与五脏有着直接联系。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表现于面部色泽的变化上,...
五神 :五神即神、魄、魂、意、志五种人的精神活动,中医五行理论中,五神与五脏相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又称五脏所藏。魂乃神之变,是神所派生的,故《灵枢·本神》所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类经》注云:“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魂与神一样,皆是以血为其主要物质基础,心主血,...
藏精气而不泻。藏精气而不泻 :藏精气而不泻是说如果精气不足,不仅五脏本身将会虚弱,而且可影响到六腑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组织器官。释 义,具有“满而不实”的特点,精气不足,五脏虚弱,影响到六腑,原 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五脏所藏精气,是全身营养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实际上五脏中也有浊...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