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90 篇文章 |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1.2.张介宾《景岳全书遗溺》云:“凡治不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涩,此固宜然…而非塞源之道也…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治肾者必须治肺。宜以参芪归术桂附干姜之属为主。”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桂枝、甘草温阳散寒,龙骨、牡蛎收敛固涩,全方紧扣病机,再选菟丝子、仙灵脾助以温补肾阳,五味子、桑螵蛸固涩,太子参、黄... 阅42 转3 评0 公众公开 22-05-04 09:50 |
慢性胃炎,试试砂半理中汤|慢性胃炎|理中汤|饮食|余四味|方剂|中药古时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餐饮食定时;我国是胃病的大国,很多人做胃镜报告都显示是慢性胃炎,大多数的慢性胃炎是由于饮食刺激造成胃粘膜的损伤,无需过于紧张,注意饮食调节,发生胃痛的时适当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和中和胃酸的药物便可缓解。今天就说说一方用于慢性胃炎... 阅38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2-04-20 07:34 |
上热下寒,痰湿阻滞,交泰丸20210125健康之路。下图为中医五脏图,五脏中包含心、肝、脾、肺、肾。脾胃气虚导致的中焦不畅,可以使用交泰健脾清火方,在交泰丸的基础上加入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痰湿阻滞导致的中焦不畅,可以使用交泰化湿祛痰清火方,在交泰丸的基础上加入的厚朴,具有宽中、理气、化痰的功效。脾肾阳虚导致的中焦不畅,... 阅553 转9 评0 公众公开 22-04-17 08:20 |
淋证分石、气、血、膏、劳、热,它们要怎么区别?虚证表现为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明显,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数。湿热蕴结下焦,灼伤脉络: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以致小便涩痛有血;实证是湿热蕴结下焦的表现:湿热下注,气化不利,脂液失于约束,故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尿道热涩疼痛等实证。湿热蕴结,下焦不利:湿... 阅1 转自曾经沧海... 公众公开 22-04-16 20:22 |
(1) 医理探讨:升阳益胃汤治疗抑郁症[cp]升阳益胃汤的条文里有一句话,叫惨惨不乐。不快乐就是忧郁,就是抑郁症。要升发阳气,必定要用黄芪,以黄芪为主的方剂,除了黄芪建中汤,就是补中益气汤或十全大补汤之类的。我之前说过很多次,现代人很多的抑郁症,其实都是气血大虚造成的,但是西医总是在灌输所谓抑郁症是大脑化学变化之类的垃圾科学... 阅1 转自中医缘的... 公众公开 22-04-16 18:22 |
李东垣《脾胃论》云:“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燥热。”脾胃气虚,湿郁难解,郁而生热是形成阴火的病机。“火郁发之”是中医治疗火热病症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李东垣创造性地... 阅1 转自逸农农 公众公开 22-04-16 15:04 |
慢性唇炎验案(升阳散火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味)先拟升阳散火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味治疗。升阳散火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李东垣认为在脾胃气虚的... 阅1 转自踏遍青山... 公众公开 22-04-16 10:14 |
龙骨牡蛎临床应用体会龙骨味甘,性微寒,归心、肝二经;方中重用龙骨、牡蛎,重镇平肝,以潜浮阳,配以滋阴养液,清泄肝火之药,使肝有所养,肝阳得潜,肝火得泄,则眩晕自止。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出:“怔忡者血虚、血少者多。”故方中重用龙骨、牡蛎,镇惊定悸,与养血益气、升发清阳之药为伍,使化源充,气血足,则心有所养,心神得... 阅141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2-04-13 07:27 |
本草纲目.第二卷.序列.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原文是什么内容?本草纲目·第二卷·序列·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虚劳头痛复热 加枸杞、葳蕤。虚而多气兼微咳 加五味子、大枣。虚而痰、复有气 加生姜、半夏、枳实。肺气不足 加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肝气不足 加天麻、川芎藭。肾气不足 加熟地黄、远志、牡丹皮。胆气不足 加细辛... 阅29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2-04-12 13:55 |
胃火、肝火、心火…其实,在中医看来,火分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的阴阳平衡,阴正常而阳过亢为实火。按五脏六腑分体内的“火''''''''可分为胃火、心火、肝火、肺火、肾火五种,要想对症用药,就得先弄清楚是哪种“火”。一、胃火。适应症: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适应症:用于肝郁化火、... 阅1 转自为学而乐 公众公开 22-04-10 0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