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孙一琼:铜镜映无邪(1)|骨董时光微讲堂第71期。一枚小小的铜镜,之所以会延续使用、传承四千余年,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具备生活的实用价值,是古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但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铜镜的形制、纹饰、铭文当中,浓缩了古人的精神世界,传递了古人的精神意识。而今铜镜早已经失去了“正衣冠”的实用价值,但是,铜镜,它见...
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唐代是我国及汉代之后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无论是从它的经济规模、军事实力,还是从它的外交影响、文化传播来说,唐代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分裂与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但却未给铜镜带来巨大的发展,由于战乱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和统治者无暇顾及,使铜镜进入了因循守旧的平稳发展阶段...
两汉时期铜镜,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铜镜(公元前206年~589年)这时铜镜表现手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镜背面开始持有铭文,而且铭文逐渐成为铜镜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镜钮,除西汉初期少数铜镜仍沿用战国时期的弦纹钮外,多数为半圆钮。两汉时期铜镜的纹饰较之战国铜镜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风格。四、两汉铜镜的铭文特点。汉镜铭文中...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 (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北方出土的铜镜质地较差,以素镜为主,也还有弦纹镜、蟠螭纹镜、羽状纹镜、兽纹镜、龙纹镜、卷云纹彩绘镜、多钮镜南方地区又尤以湖南出土的战国铜镜数量最多,而且镜子种类也最多,除狩猎纹外,它包括了南方地区出土的多种铜镜。战国铜镜的胎体很薄,不如汉唐铜镜的厚重。5.除...
生动崇实的宋代铜镜 . 可以这样说,由于历史的偏见和考古资料的缺乏,唐以后的铜镜并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例如宋代铜镜的类型和分期,宋代铜镜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时代铜镜的关系,特别是宋金铜镜、宋明铜镜的异同都没有很好研究。饶州镜:铭文如"饶州新桥许家青铜照子"。如福寿铭文镜,铭文分为两圈,内圈铭文为福寿家安,每字间隔一...
先秦两汉铜镜鉴赏铜镜光可鉴人,造型精美,纹饰千变万化,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确是令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宝。西周时期,铜镜已普遍使用,但迄今为止,真正的西周铜镜存世者仅有十余面,都是圆形。汉代铜镜区别于先秦的最重要特征是镜体厚重,镜面尺寸也相应增大(200毫米以上者已常见),纹饰多样,铭文盛行,在鉴定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汉代铜镜简要特点汉代铜镜的时代特征鲜明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以圆形为多,逐渐厚重,钮多作半球或柿蒂形。第五,博局纹、乳钉纹和镜缘上的锯齿纹、内向连弧纹、辐射线条纹为其他时代铜镜所没有。汉时的会稽郡(浙江江山)、江夏郡(湖北安陆)、广汉郡(四川广汉)、蜀郡(四川成都)等铸镜中心,为官府铸镜的重要地区。
魏晋时期铜镜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特点。偏安江南的东晋,社会尚稳定,铜镜继续发展,但在铜镜的制作上出现了简化和实用的趋向。在南北朝时期铜镜的制作又渐兴旺,但铜镜的式样没有多大变化,饰纹的装饰题材却在丰富。由于佛教的盛行,佛、菩萨、飞天、佛教法器、祥禽瑞兽、缠枝纹、忍冬纹、莲花纹、宝相花纹,都成为有特色铜镜装饰题材...
战国铜镜文化小述战国铜镜文化小述文/李米佳 五山纹镜。战国铜镜发展的文化背景。有意思的是,最初这批战国铜镜曾被误认为是汉代铜镜,如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西清古鉴》、《西清续鉴》收录有清宫旧藏的293面铜镜,书中仅分为汉、唐两部分,其中有的战国铜镜被误断为汉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出版了许多铜镜图录和专辑...
I式:镜背钮与缘之间饰一周到数周(最多五周)凸起弦纹,钮或作弓形钮或作三弦钮,有的有一小钮座,有的无钮座。北方出土的铜镜质地较差,以素镜为主,也还有弦纹镜、蟠螭纹镜、羽状纹镜、兽纹镜、龙纹镜、卷云纹彩绘镜、多钮镜南方地区又尤以湖南出土的战国铜镜数量最多,而且镜子种类也最多,除狩猎纹外,它包括了南方地区出土的多种铜镜。5...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