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无为 IP属地:河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431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云说:原文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原文首先指出太阳中风,并出现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的症状,这就是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同时存在的征象。若已入胃,则必发烧发渴,不仅烦躁矣,是桂枝加大黄证也(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云说:...
【麻黄汤】治太阳风寒在表,头项强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痛、恶风、恶寒、恶寒、胸满而喘,其脉浮紧或浮数者,用此发汗。麻黄三两(准今法不得过二钱) 桂枝二两(准今法二钱)甘草一两(准今法一钱) 杏仁六十枚(去皮尖,准今法至多二十枚)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须啜...
桂枝三两(准今法三钱至四钱) 芍药二两(准今法二钱至三钱)云说:此为《伤寒》20条,原文说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指的是14条桂枝加葛根汤,不须啜粥,而不是指001篇。阳气鼓荡,汗随之出,更无汗多亡阳之虑,所谓“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也。桂枝二钱 羌活钱半 芍药钱半 制附子一钱。熟地二钱 当归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大片 大枣...
《伤寒论大方图解》上卷001悦读群开始读《伤寒论》,云曾接到老师的赠书《伤寒论大方图解》,感觉此书讲《伤寒》特别清晰,今起介绍之:本书系清·何贵浮所著。名曰桂枝者,君以桂枝也。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自后人立羌活汤,桂枝几废而不用,不知羌活虽能行太阳经络,而不能深入营气之内,以之辅桂枝则可,以之代桂枝则不可...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里实而宜吐,以栀子浓朴汤栀子干姜汤,栀子香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随证主之。里寒欲作奔豚,以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阳明病,太阳经证未罢,中风,仍以桂枝汤主之,伤寒,仍以麻黄汤主之。表未解而里寒急,...
总之,少阴病存在厥阴的机转是自然衔接的,阴极化阳是宇宙的客观规律,肝所藏相火来源于命门,为全身阳气的根本,若为寒邪所迫过甚,则非常容易突然暴发而变为热证(如黄连阿胶汤证)或寒热错杂症(肾寒而肝热,如白通加猪胆汁汤证)。若化热不甚,则表现为肾虚肝气郁结证或肝气上逆证(四逆散证),也有肝肾同时受寒而变为肝寒上逆心胃证(吴茱...
“疾病之来,引起体工之反应,不出五种阶段,于意云何?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偾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长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懦怯,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阴之为病,正邪相搏,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一切时感...
事实上,少阳为阳气之通路,既非阳气之发源地阳明胃(多气多血),也非阳气之目的地太阳,二是在这个行走的半道上。这个在其加减中也可看出“若胸中烦而不呕”,是痰浊主要在胸,烦则有化为痰热之势力,而脾胃虚寒不明显,所以去降逆和胃化痰的半夏(针对作用点在胃,且性温),去温补的人参(因胃气虚较轻),加栝蒌实则化胸中之痰热,显然胸...
由此发挥之,只要与机体阳气运行失常或不足有关的水液运行障碍,均属于太阳腑病的范畴。凡属太阳病,均可用汗法治疗,无汗者麻黄汤,有汗者桂枝汤,二者兼有而轻者麻桂各半汤,表寒里热者大青龙汤,表寒里饮者小青龙汤,大致如此。所以说,少阴病没有表证是错误的,少阴病不用解表法也是错误的,二是不能直接用麻黄桂枝汤类解表,服用麻黄附子...
经方派一贯认为“六经乃为万病立法”,“六经法可统寒温”伤寒大家胡希恕早期认为温病是太阳阳明合病,而在晚年则主张是阳明病。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临床中客观存在 ,每一个认证临床的人都能遇到,用六经通治伤寒温病的,遇到这些问题就不能回避,同时这些事实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温病学逐步脱胎于伤寒论而最终形成独立的体系。重新解读伤寒论三阴...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