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三伏天之由来及习俗三伏天之由来及习俗。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头伏这天,老百姓喜欢用生姜...
巴蜀丧葬习俗(竹枝词12首诠释)这些悬棺距今约2000多年,是战国时期放置悬崖之上的,悬棺内发现了青铜巴式矛、巴式戈、巴式柳叶剑、青铜刻刀、青铜凿子、青铜洗盘、古剑饰、玉珏、花布衣带、布块、箭菔、箭弓等数十件珍贵文物。八大金刚,抬重上山忌走弯路,传说走了弯路,亡者归天也会走弯路的,所以选择的路线要直,遇岩攀岩,遇坎越坎,遇...
父亲的别称及起源父亲的别称及起源一、 以"阿"、"家"、"老"和"先"等字为前缀的称呼方式 (一)以"阿"为前缀的叫法,有以下几种 1、阿父` 《南史.谢诲传》:"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诲诛,)诲女被发徒跣与诲诀曰:''阿父!2、 家君 既用做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也用做对别人...
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录(我华丽丽的被王八蛋震倒了)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Sob $j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
被人误读的诗词(不看不知道)谁要是知道其他的被大众误读的诗词可以再后面留言添上哦!!!!!!!"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
唐徐坚《初学记》云"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唐代的元宵观灯成为传统节目。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记述:"灯不专在架,亦不专在蹬道,沿山袭谷,枝头树杪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山无不灯...
二、胎教 1、胎教的起源 孟母胎教 "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礼记.内则》"子生六岁,教之数与方名" 《礼记.内则》载:"子生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 《释名.释长幼》"十五曰成童" 二、冠礼 《礼记.内则》"男子二十而...
中国古代的丧服制中国古代的丧服制。而是以祭奠死者时所穿丧服的等差来表示亲属的亲疏远近的制度,即为丧服制。丧服制起源于周礼,沿用至清末民初。丧服制分五等,即五服,轻重有别。丧服是用最粗的麻布做成,不缝下边。丧服用稍粗麻布做成,缝下边。丧服是用粗熟布做成。丧服是用稍粗熟布做成。丧服是用细熟布做成。丧服制是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