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镜 IP属地:广东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395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第二则讲阴虚之治,无论肺脾都不能囊括全部,因为津液由肺脾肾三者输布,又分津、液、血不同层次,不能一概而论。心在上,“心部之表”,以阳为用,肾在下,“肾治于里”,以阴为用,阴阳表里上下间相互渗透,不断地运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为用,达到动态平衡,维持心肾相交的正常生理现象。张锡纯氏所说的“治阴虚者专责重于脾”,是指治...
经方验案六则:尘肺、带状疱疹、失眠、产后身痛、恶性肿瘤症状改善等中医书友会第4064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再从方证辨,患者口干口苦口臭,少阳阳明合证,另带状疱疹出在外阴部,是肝经的循经路线,故选小柴胡汤加天花粉生石膏,和解少阳,兼清阳明里热,因大便略溏,故以干姜易生姜,健脾助运,又可防黄芩天花粉生石膏白芍等寒凉药伤...
了解一位故去40多年老中医的经验:理中丸、乌梅丸、当归四逆汤医案三则中医书友会第4063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第二案为乌梅丸治吐蛔正治,但提示我们乌梅丸并非见虫杀虫之剂,而是一定要有肝逆犯胃、上热下寒才可。处方乌梅16克,党参12克,细辛5克,桂枝5克,附片6克,干姜5克,黄连4克,黄柏6克,当归6克,花椒6克,法夏10克。三、当...
两味药的“甘草干姜汤”,方虽简单,但切中病机加减,可治疗多种疾病中医书友会第4052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甘草干姜汤源于仲景书,由炙甘草、干姜两药组成。宜温健脾胃,祛寒降逆,方用甘草干姜汤加味:炙草15克,干姜8克,半夏4克,服药两剂,诸证俱失,继用香砂养胃丸以善其后。五、按语甘草干姜汤所主为脾肺虚寒所产生的病变,而其...
我治一些遍药不效的“顽疾沉疴”,必细问发病原因,溯本求源,敏锐抓住病机,一击有效中医书友会第4046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病家卧床不起,咳喘上气,发热身痛,病久不愈,复见咳血,颇似顽疾沉疴之阴虚阳盛之候。病家咳喘二月,形体消瘦痰中挟血,胃纳日减,前医责之为肺痨虚疾,施月华之属滋补阴津,以图润肺,则咳喘转剧。视其所服...
手足心热,不一定是阴虚。I导读:笔者通过30余年的临床观察,手足心热不仅只有阴虚内热,还有很多因素可引起,如正气不足,肝气郁结,精血津液虚损,瘀血内停,阳气虚衰,痰饮水湿,小儿疳积等。运用温中祛寒,化痰蠲饮法治愈手足心发热一例。《素问·调经论》指出:“阴虚则内热”,由此可见,阴虚内热是导致手足心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受...
蒲辅周:胃气不强时,损谷才是保胃气的最好方法!I导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蒲老结合他数十年之临证经验,对保胃气法作了全面的总结,共有七点。《伤寒论》中有“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这十分清楚地说明,在胃气不强的情况下,损谷是保胃气的最好方法,而节食则是损谷的...
黄煌:28条临证经典语录。I导读:“中医减肥个体化强,如脸上胖者可用麻杏石甘汤,脐周胖者可用防风通圣丸,脐上胖者可用大柴胡汤,整个腹部胖者可用五积散,下肢胖者可用防己黄芪汤。”(编辑/王杏匀、个个) 秦淮景(艺伎齐唱) 音乐: 陈其钢 - 金陵十三钗 电影原声带。(24)中医减肥个体化强,如脸上胖者可用麻杏石甘汤,脐周胖者可用防风...
别看这些是小病,辨证正确才能有疗效。I导读:这些病例都是门诊常见的病,治好常见病、多发病,把病态扼止在萌芽状态中,是医生们的努力方向之一吧?拟桂枝加大黄汤:桂枝10g,白芍2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10g,酒大黄6g。吾选用来复汤:山萸肉60g,龙骨30g,牡蛎30g,党参30g,白芍20g,甘草6g。此方为补心四合汤,针对上焦心肺气血阴阳...
《金匮》大半夏汤经验举隅。大半夏汤中半夏祛痰止呕,人参大补元气,生姜温胃止呕,蜂蜜滋养胃阴,四药相配正合“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金,得阴自安”之意。大半夏汤是《金匮要略》中的一个方剂,由半夏、人参、蜂蜜组成。尤在泾认为,“胃反呕吐者,胃虚不消谷,朝食而暮吐也。”朱老认为,大半夏汤是一个具有化饮散结、降逆止呕、健脾...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5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B2-20242964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