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7 篇文章 |
|
创新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讲稿)要有效地突破教学改革的“高原期”,就要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感悟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实践,揭示教学规律就要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综观全国教改名校的各种教学模式,诸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江苏东卢中学的“两案合一”“讲学稿”教学模式、郑州... 阅35 转自七巧板工... 公众公开 14-11-27 16:50 |
“‘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弄清楚“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涵义,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上,就是要瞄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核心目标,以“阅读能力”为“抓... 阅108 转11 评0 公众公开 14-09-23 15:15 |
这一层面的教材阅读,需要的是一般阅读能力,即教材字面上的意思,属于浅层次的理解阅读,譬如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主要故事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观点等,数理化教材则是什么现象什么原理什么公式等最基本的教材内容。遗憾的是,一些相对比较平庸的教师,从来没有思考过教材内容中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哪些内容,教师可以教学哪些内容... 阅63 转8 评0 公众公开 14-09-17 08:26 |
语文教学设计贵在建立贵在建立动态课堂,教师要把握住文本特点,科学地创设学习情境,使课堂一扫传统教学的死气沉沉或虚假“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动”起来,由外而内真正地“动”起来,以积极的状态走进文本,这样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培养情感与态度。在教学环节上大致包括“读... 阅117 转4 评0 公众公开 14-09-17 08:18 |
【临时接到通知,让我在“瑞安市小学六上语文复习会议”做一个关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观点报告。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有的课题提示了主要人物,有的提示主要事件,有的提示主要对象,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可以借助课题。当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不论运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分析理解... 阅4399 转30 评0 公众公开 14-08-08 21:37 |
很多老师总以为课改是件十分艰难的事情。课改说穿了骑士就是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就是变教师“二传手”为鼓励学生“一传”,教师一旦不再是一个传授者时,那么,他应该体现出新课改要求的“平等中的首席”,即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收获、一起成长。高效课堂所谓“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承载了学生的生命、精神成长,学生的生命是有无数... 阅51 转5 评0 公众公开 14-08-08 17:37 |
如何管理微课程,请看《七问什么是微课,如何设计微课》。后来,美国人创办了60秒课程、1分钟课程、5分钟课程,当时的美国人认为:小课程(即时间段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我认为,“微课程”应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李玉平的微课程,第二大类是佛山的微课程,第三大类是可汗的微课程。因为微课程不等于课堂过程中的一小... 阅64 转4 评0 公众公开 14-08-08 11:25 |
利用它独有的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观,使学生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内容臃肿,学生消化不良,违背教学规律,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技术过多地把课文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损害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思维的钝化,想象力的退化... 阅86 转7 评0 公众公开 14-08-07 09:52 |
黎加厚教授:七问什么是微课、如何设计微课。后来,美国人创办了60秒课程、1分钟课程、5分钟课程,当时的美国人认为:小课程(即时间段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我认为,“微课程”应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李玉平的微课程,第二大类是佛山的微课程,第三大类是可汗的微课程。因为微课程不等于课堂过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课... 阅302 转7 评0 公众公开 14-08-04 17:32 |
说“预习”直到退休,我也很难见到全班学生都按要求预习文本。学生的预习习惯,对所有学科都需要,不大可能只出现在一两个学科的学习要求中。这中间也有教师的因素,有些教师不主张预习,担心学生知道了“例子”,上课不听,也有教师希望学生上课时能享受“教学设计演出”,做有新鲜感的观众。也有教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才会特别关照学生... 阅62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4-08-04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