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85 篇文章 |
|
超我的秉性 论完美犯罪的精神动力学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超我的秉性 论完美犯罪的精神动力学。然而,因为早年父母角色的缺失,孩子被迫过早承担起本不该孩子来承受的担子,被迫过早独立、思考、强大,由此在成年后所产生的自... 阅456 转18 评0 公众公开 15-11-19 04:11 |
心烦 习得性无助 不懂得如何快乐心烦 习得性无助遇到困难就心烦,想去逃避,实际上不是在逃避困难事情本身,而是逃避面对困境的那种无助感,恐惧一旦未能完成难题将面对各种别人异样的眼光。从心理学与脑科学分析,容易烦躁实质上是一种类似于脑损伤引起的后遗症的行为或情绪,对人类健康极为不利。可是,如果那些药物瘾君子能够学会如何应对自... 阅517 转16 评0 公众公开 15-11-18 14:31 |
恐艾症也是近年来疑病症中最引人注意的一种,恐艾症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其他病症更多,不但有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就连这种恐惧他们也不敢表露,因为很多人会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不体面”的疾病。控制肉体来解决心灵的问题,好像会隔靴搔痒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肉体的疾病其实是心灵创造的另一种现象罢了,人的心灵必须... 阅1281 转18 评0 公众公开 15-11-17 12:07 |
熟视无睹的拖延症 如何用心理学方法发泄情绪?动机不足。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所谓懂得自制,就是学习一套适合自己的情绪处理方法,一旦看到被情绪袭击时,得马上自我保护,提醒自己它只不过是借软弱打倒理性的纯粹思维惯性而已,找适当的方法打散负面情绪的集中点,如运动、静心、瑜伽、... 阅231 转13 评0 公众公开 15-11-11 08:31 |
撒泼,间歇性情绪爆发,是情绪压抑的结果撒泼,间歇性情绪爆发,是情绪压抑的结果。“间歇性发神经”是怎么发生的?“间歇性发神经”其实是情绪警报。每一种“间歇症”的发作,都是某种情绪积累后的爆发,反过来,“间歇性发神经”其实是在告诉你平日里的情绪处理方式可能不那么顺畅,以至于淤积到一处,间歇性释放出来。不要长久压抑情绪问题... 阅359 转17 评0 公众公开 15-11-04 05:49 |
自尊的6大支柱 自尊的2个方面:自我效力与自爱 通过社会比较形成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的6大支柱 自尊的2个方面:自我效力与自爱。6. 如果我的眼界更宽,我的生活和行动将更具效力 .2. 我有权维护自己的信念 价值与情感... 阅524 转20 评0 公众公开 15-10-31 17:33 |
你若痛苦,请摘下虚伪的面具 虚伪让你看起来“很棒”,却令你一生深陷在痛苦中 自我接纳你若痛苦,请摘下虚伪的面具 虚伪让你看起来“很棒”,却令你一生深陷在痛苦中 自我接纳。有些人虚伪,有钱有势;一个人身上如果有这个现象发生,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是虚伪的。于是你得到了“虚伪”的人生活的都还不错的观点。虚伪,让心理产生问题,让生... 阅937 转26 评0 公众公开 15-10-24 07:55 |
数学障碍 “数学焦虑症” 孩子有了数学障碍怎么办?他们在名为《数学伤害》的研究报告中说:“数学可能很难。对那些患有高度数学焦虑症的人而言,数学和紧张、忧虑和恐惧有关。有趣的是,这种关系不会体现在数学成绩中,这意味着数学本身不会造成伤害,是对数学的预感令人不快。(3)以数学运算本身问题为主的数学障碍。数学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 阅499 转7 评0 公众公开 15-10-24 05:45 |
对于哭泣和撒娇的孩子,父母应该至始至终保持冷静和沉默,和孩子一起建立沉稳性,让孩子学会承担和独立。5、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变得更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在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中的判断中,这样的对比中,会自觉不如别人,自信心被一次次伤害。如果拿不同成长曲线的孩子来做比较,日后会造成孩... 阅180 转13 评0 公众公开 15-10-22 17:15 |
自恋的父母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隐蔽的 不希望见孩子比自己强和发展自恋的父母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隐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足够好的父母,就是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快乐和成功,并且可以超越父母。 阅287 转8 评0 公众公开 15-10-21 0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