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篇文章 |
|
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一尊严。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易产生错误的观点、淡薄... 阅4836 转54 评0 公众公开 16-12-13 16:22 |
问题详情尊重法律权威的方法: 一、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 阅2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6-12-13 16:20 |
jsx[法律资料]论法律权威的范围与建构过程。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衡量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否享有权威以及其享有权威的程度的标准,但哈特的有关法律的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理论值得借鉴。我们可以这样假定,在一个国家中,对法律持内在观点的人占绝大多数,那该国的法律就享有较高权威;持内在观点的人与持外在观点的人人数大体相当,法律享有权威,但... 阅16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6-12-13 16:19 |
问题详情1、法律权威的含义法律权威就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一切国家及社会行为均须以法律为依据,法是唯一的权威。伯尔曼认为:“除非人们觉得,那是他们的法律。否则,他们就不会尊重法律。”只有当法律充分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意志,社会成员才会对法律产生高度的认同,认识到法律并不是约束自己行为的... 阅6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6-12-13 16:15 |
尊重法律权威。议案建议,在全国开展尊重法治、树立法治权威教育。其中原因很多,如地方保护主义,如对法律条文理解不够等,但最根本的 原因可能与法律的权威有关。法律法规难以有效实施,是法治不健全的表现,也是法律缺乏权威的表现。孙秀兰代表说,在法治社会,任何人都应该具有尊重法律的意识,要服从法律,不能无视法律权威。因此,她... 阅721 转3 评0 公众公开 16-12-13 1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