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8 篇文章 |
|
如何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力图把握“中国大历史”的黄仁宇先生曾经说:“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经历过晚唐五代的社会变动,既有秩序被冲击,社会结构调整重组,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趋势明显,王朝的务实基调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同正确认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度一样,也要正确认识宋朝在中国古代史...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2:47 |
【关键词】兴亡论;(一)北宋“为议论之要”的兴亡论 北宋时期,对历代兴亡的考察在数量上有了快速增长,出现了考察“小大之国所以治乱兴衰之迹”的兴亡论专书,还有数量浩繁的专门讨论历代兴亡之事的篇章。(三)两宋时期兴亡论的理性光芒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熠熠生辉 与两宋时期兴亡论在中国古代兴亡论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相应,这一...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51 |
南宋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无论是文化的普及、文学艺术的繁荣,还是学术思想的活跃、宗教的兴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东亚地区,南宋儒学文化与高丽、日本、越南等国的学术思想和民族文化相融合,产生了朝鲜儒学、日本儒学、越南儒学...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5 |
从“强干弱枝”到“天下一家”:论宋人对中央集权制批判的深化。北魏韩显宗更明确地说:“君人者,以天下为家,不得有所私也。”总之,在观念上,“天子以天下为一家,且其家为一种公共领域。”于是,后世使用“天下为家”“天下为一家”一语,其意义大多指“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而非天下为天子私有意义上的“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阅1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5 |
南宋都城临安商人的类别及特点。其中,以湖州米运入临安最多,所以临安北关门外有一以其地命名的镇市———“湖州市”。如:“绍兴府,最系人烟繁盛去处,在城并倚郭两县,一岁住卖盐止及十六万余斤。其不产盐处,且以衢州并倚郭县,每岁卖及三百余万斤,比绍兴府多出三四十倍,灼见绍兴人尽食私盐。提举司坐视,略无措置。”这种现象在临安同...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3 |
宋代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国家调控经济能力增强与国营经济的经营方式的变革,公共组织与公共经济的兴起,民营经济的不断成长。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它提供了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基础条件,商品经济因此有了飞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所有这些都使宋代经济具有某些现代特征与元素,... 阅10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3 |
南宋院体山水画在古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已有研究大多从绘画技法上对之加以认可,而无关乎“诗画融合”“诗画一律”等相关于诗意内蕴这一中国绘画艺术传统最为推崇的艺术风格与内在精神特质层面。宋徽宗艺术造诣深厚,品味雅正,他借助于帝王之尊,将自己的学识、修养和品味推行于整个宫廷绘画创作中,不仅为北宋宫廷绘画带来深厚的文化底...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2 |
朱熹“宁宗嫡孙承重”说与庆元党禁的走向。由朱熹倡议,道学集团要求宁宗“嫡孙承重”,为孝宗服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安排的本质是要求宁宗“以孝宗为法,以太上为鉴”,论证宁宗政权的合法性来源是其祖父孝宗。朱熹进而提出“嫡孙承重”的礼制安排,要求宁宗为孝宗服三年之丧,从而跳过太上皇光宗,强化了宁宗政权的正当性来自孝宗而非光宗这一... 阅4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2 |
他既是元中后期著名诗文大家,同时又对宋史研究和《宋史》纂修十分关心。但最重要的是,元人对《宋史》的研究(利用和批评)证明,《宋史》诞生后至今,无论是肯定它还是贬低它,宋史研究仍然必须以其为基础,明代的宋史学研究尽管以重编、新编宋史为旗帜,但其问题意识都源于至正五年(1346)版《宋史》,即便是新史料的发掘和考证,也是为了纠正...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1 |
追寻宋韵的历史深致。由此可知,生活与艺术,是宋韵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日常生活领域的物趣之韵、生产技术领域的匠心之韵、社会运行领域的秩序之韵、发现发明领域的智识之韵、学术思想领域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之韵等等,呈现为精良裕如的经济生产、独步时代的科技高峰、开放包容的社会风貌、奥义纷呈的学术流派、理性内敛的文...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8-26 2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