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追随者乡医 IP属地:广东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正因为这一阳一阴的经络其实是一条相连的经络,所以刺激膀胱经,肾经就会有反应;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疏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痛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
(七)数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数脉常见兼脉有:浮数脉、沉数脉、弦数脉、滑数脉、紧数脉、洪数脉、细数脉、长数脉、涩数脉、短数脉、虚数脉、实数脉、风数脉、濡数脉、芤数脉、散数脉、弦细数脉、弱数脉、弦滑数脉、濡滑数脉、细滑数脉等兼脉。7 长数脉:多见感染性疾病的内热症状。常见有:浮滑脉、沉滑脉、散滑脉、细滑脉、滑数脉、实滑脉、...
由肩胛处往后下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会。(4)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阳维脉部分:阳跷脉行至巨骨穴再翻滑过肩胛后,至大骨下肩胛岗下际凹陷处,与手足太阳、阳维等相会于臑俞穴。(5)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部分:阳跷脉由手太阳小肠经臑俞穴再络回肩峰手太阳小肠经之肩腢穴,络手阳明大肠经锁骨上窝中点上一寸许之天鼎、喉结正中旁三...
阴 维 脉。经脉循行:阴维脉交会腧穴有:筑宾(肾经)、府舍、大横、腹哀(脾经)、期门(肝经)、天突、廉泉(任脉)。点穴位名,了解穴位。主要病候:
阳 维 脉。经脉循行:阳维脉交会腧穴有:金门(膀胱经)、阳交(胆经)、臑俞(小肠经),天髎(三焦经),肩井(胆经)、头维(胃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胆经)、风府、哑门(督脉)。点穴位名,了解穴位。主要病候:
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 、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考·带脉篇》:“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带脉起于足少阴之正脉,出于舟骨粗隆下方之然谷穴。足少阴经别,向上行至中,另走与足太阳经相会合,再向上内行至肾,当十四椎处(两旁肾俞穴...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它和足少阴之络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经的气冲部,沿大腿内侧,向下行于中,再沿胫骨内侧,与足少阴经一起下行入于足内踝之后,入于足下。向下的一支,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从气冲部分出,沿大腿内侧下行,进入窝中,下行于小腿深部胫骨内侧,到足内踝之后的跟骨上缘而分出两支,与足少阴经并行,将精气灌注于足三阴经...
点穴位名,了解穴位。中脘穴、膻中穴是任脉上最容易瘀堵的穴位;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督脉上有28个穴位,均为单穴;点穴位...
足少阳胆经。红线为胆经有穴位的通路;《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子时(23--00:1)经脉气血循行流注至胆经;胆经上有44个穴位,左右共计88穴;肩井、环跳、风市、悬钟、足临泣,是胆经上相对容易瘀堵的穴位,我们平时多花点时间,按揉、...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