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的书屋 IP属地:四川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6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又想马家场了。准确地讲,如今的马家场,应该是马家场“旧址”了。马家场,已经面目全非,原有的大片民居建筑没有了,原有的长街小巷也消失了,显著能看见的只有那些还留在原地的树木与竹丛,以及四处疯长的野草。本以为马家场被拆后可能风光不再,其实不然。来到这里,才发现“眷恋”马家场的大有人在。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看来马家场这里确...
隆昌风物最怡人。癸卯腊月中,受邀赴隆昌参加“成渝古道文化考察”活动。隆昌处于川南要地,明清时期也是人口迁转的集中地,成渝古道的形成与延伸,对隆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成渝古道隆昌段上所形成的和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丰厚,其中不乏极具本地特色或本地独有的文化资源,期待着这些文化资源能够充分地显现出其恒久的价值。活动...
旧乡风情依然在。上次去永兴场,还是在前年的桐月间,心里一直还惦记着那里。沿河继续往前走的途中,有不少的老地名与桥有关,例如,刺芭桥、老宝桥、朱拱桥、翻水桥。过了翻水桥,就进入永兴场了。余与孙老可是多年的交情了,自从多年前第一次见面后,每次去永兴场我都会去府上拜望他。旧时乡场中的很多场景,可以在这些别有风趣的画作中看到...
三洞桥,因茶而红。“芳郊走马逛沙河,三洞桥边树婆娑。却见林中多野老,喧喧笑语把茶喝。” 胡诌杂诗一首,当作本篇的开头语。这里所说的三洞桥,为成都城北沙河上的三洞桥。该桥修建历史久远,民国《华阳县志》载:“三洞桥,黉门堰正流,石材平式三洞。光绪二十年重修。” 旧时此处下游不远地方另建有两座三洞桥,为区别起见,该桥又被称作...
马家场,要说再见了。马家场,为成都的老场,至少在清嘉庆时期,马家场已经是当时的成都县所辖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乡场之一。清嘉庆《成都县志》中的《县境全图》,即标示有马家场,时与苏坡桥场、土桥场为成都西外的三大乡场。清水河穿场而过,马家场位于成都、郫县、温江三县交界处,占尽地利,加之这一带平畴沃土,物产丰饶,清代晚期及至民...
成都记忆|新二村。新二村,全称为“劳动人民第二新村”,为老城墙外牧马河边的一片住宅区。新的居民住宅区分别选址十二桥处与通锦桥处等地建设,通锦桥处的新建住宅区规划为“劳动人民第三新村”,后来定名为“劳动人民第二新村”。护城河也称城壕,即人工挖掘的围绕城墙的河。牧马河之名从此沿用了下来,民国《成都省城形势脉络说明书》:“...
与此同时,家中主妇或是老人,会拿出备好的三张草纸在猪前面烧上,一边烧纸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猪八戒,猪八戒……”以表达对猪的一种欠疚情感,希望它转世不再变猪。杀猪匠用手控制着猪头和猪尾巴,让猪在桶里反复翻滾,猪身各部位因此而均匀受热。烫猪是杀猪过程中的第二个高潮,杀猪匠精力也十分集中,不停地吼叫让人给露出水面的部位浇烫...
门前的沙发。沙发,为一外来语,即英语sofa的音译。根据《韦氏英语大词典》关于sofa的解释,沙发为装有软垫的、通常有扶手和靠背的、可转为床用的长椅。十九世纪时,坐垫与扶手加厚、全面料包裹式的沙发成为主流,大小样式也多了起来。由此看来,沙发可谓是纯粹的“舶来品”。清晚文人曾朴的小说《孽海花》中有这样的描写——“……当中摆满着...
茶铺 ?时光(下)通常一大早,许多茶铺就坐满了人,语笑喧阗,热气腾腾,然却不到两个时辰,不少茶铺就空空荡荡了;很多老茶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又通过老茶客们的神聊海吹,添油加醋,流传开来。茶铺当然也是乡人歇息的地方。经常能看到一些茶客,盹睡于茶桌旁,昏昏然也。包浆厚实、色泽古朴的竹木器具,配搭着那些在习俗上保持着...
茶铺 ?时光(上)民国《简阳县志》载:“鬵[xín]茶之处,曰茶铺子。” 这种固定的提供茶水的场所,唐宋时期多称“茶肆”。元明及以后时期,叫法多了起来,如茶坊、茶馆、茶庄、茶舍、茶室、茶屋、茶社、茶园等,现在则多称茶馆。宋·王安石《议茶法》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 宋·赵佶《大观茶论》载:...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