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居主人 IP属地:河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7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11)孙力平《杜诗句法艺术阐释》序这本博士论文,我很喜欢。为了很好地研究杜诗句法,作为前期的准备工作,他撰写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歧义现象浅探》,探讨“诗句中某一词义不确定造成的歧义”、“诗句内部语法关系不清造成的歧义”、“诗句内部语法层次不明造成的歧义”、“诗句内部语义关系不定造成的歧义”,从四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歧...
钱志熙:杜甫诗法论探微。用儒家称乃祖诗法,正是赞扬其诗法之纯正。诗法实践和理论虽然渊源甚远,但在杜甫之前,诗法理论包含在诗学乃至一般的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整体里,独立形态的诗法学,是杜甫奠定的。如黄庭坚的诗法思想,就是直接接受杜甫的“法”、“律”、“神”等范畴,可以说黄在他的诗学发展中,不断地从杜甫那里得到启发,也在不断...
枯桩者,死法也;杜甫是较早重视诗歌句法的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17]杜甫以善于锤炼诗句著称:“句法,老杜最妙。”[18]黄庭坚在艺术上受杜甫影响,亦特别重视句法,如《寄陈适用》云:“寄我五字诗,句法窥鲍谢。”《题韦堰马》云:“一洗万古凡马空,句法如此今谁工?”《与王观复第二书》...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提出:“《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传》已是件件有。”在第四十九回回中又评《水浒传》道:“文法疏奇之甚,皆学史公笔也。”即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的文法,学于《史记》又高于《史记》。换一个角度,如果从诗歌起、承、转、合布局谋篇角度考虑的话,《...
谢天瑞《诗法》、谢榛《四溟诗话》等书,要么引用一下《诗法正论》中范梈的言论;如费经虞《雅伦》、黄培芳《香石诗话》、张潜《诗法醒言》、阮葵生《茶余客话》,众口一词地批评起承转合之说④。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
文艺理论研究 | 张晓伟:“起承转合”之说的源流(上) 原创 张晓伟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 2015-10-26 点击上方可以订阅哦!律诗要法:起 承 转 合。五代僧人神彧在《诗格》中则称四联为“破题”“颔联”“诗腹”“诗尾”,且阐述更详。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对这段文字的注释中也说:“《诗法家数》'''''''&#...
简而言之,“内形式”就是“起承转合”的内容形式,“外形式”就是承载这种内容形式的文本形式。显而易见,顺序描写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转折、收结并循环往复的文学作品,其“具有起承转合形式于其自身”的“内形式”相对灵活,决定了承载这种内容形式的文本形式亦非一成不变,这也就决定了“内形式”与作为相对稳定的四个部分的“外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
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
中国古典诗歌平仄律的形成与嬗变。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