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五运六气学说指导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论运气学说与针灸治法及医案剖析五运六气学说根源于《黄帝内经》七篇大论, 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 在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上, 以甲子年四时主客变化为特色, 利用天干地支阐释四时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时空规律,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思想, 已形成独特完整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1,2]。五运六气学说指导...
串演仲景伤寒条文。主讲人及研修主要内容  主讲人:辛圣明  以南北政脉诊理论串演仲景伤寒条文,用医圣张仲景的临床辨证思路,在临床达到观看阴阳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的能力。伤寒论几千年的秘诀,那就是伤寒论是仲景临床过程的真实记录,仲景的六经辩证是在不同阴阳位置和运动方向临证观看疾病演化。在学会南北政体系后,学会观看阴阳的位置...
伤寒病与寒热病有什么区别 伤寒病与寒热病有什么区别 2016-07-11 14:15阅读:575 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留下了一部书,叫《伤寒杂病论》,后人叫《伤寒论》。这叫痎虐病,即寒热病。可不是像得寒热病一样,当热伤了寒,是伤了真气的病。阳明的中气太阴湿气的经脉正以足经尺脉的真气护身之时,外界巨大的阳气通过穴道注于入于人身,直接伤了阳...
啟玄子王冰與《黃帝內經素問》」這段認識對後世陳無擇、朱丹溪、虞摶、趙獻可等人關於天火、人火、龍火、相火的認識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明代趙獻可在其著《醫貫》中便直接或間接引用王冰之語闡述溫補思想、論述龍火雷火之性。但是,不管王冰所補入的七篇大論是不是就是《黃帝內經素問》的原本經文,抑或是另外一部古醫書《陰陽大論》,甚或是否...
從疾病分類來看:傷寒疾病多種多樣,仲景以三陽三陰概括之,稱之為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從病變部位來看:傷寒病變部位很多,仲景以三陽三陰的表、半表半里、里概括之。即此可見,傷寒疾病的表里(半表半里)雖然是指病位而言,但其中又包含著病機的意義在內。而且就其病在太陽表的惡寒發熱和病在少陽半表半里的往...
而「手經化氣者也」,就是說手經是隨著足經主氣的經絡而變化的,足厥陰風木,手厥陰之火應從風化,我們知道,手厥陰發起於風木,而厥陰經病的陽虛就是沒有火氣了,陽盛則手厥陰不從風化而從少陽之火化,就是說以陰陽的氣機以水火來論,厥陰要從火是正常的五行相生的關係,如果火不及就不會有火的現象表現,不會有生化現象的表現,也不會有陽盛...
但作為辨證綱領的六經,並沒有把熱象最著或陽氣最盛的病叫太陽病,也沒有把寒象最重或陽氣將絕,抑或傳變到最里的病叫太陰病。日本漢方醫家把少陰病說成是「表陰證」,但《傷寒論》少陰病多亡陽危候,論中列出的「難治」、「不治」、「死」的條文就有8條之多,遠較太陰和厥陰病深重,其證候性質能以「表陰」概括嗎?為什麼溫邪外感又首先犯手太...
若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数,冬不涩,是失其所生之气,气不交通,故曰四塞,皆非脉气之正。)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数甚曰病,涩甚曰病,(此又其差之甚者也。故春可带沉而沉甚则病,夏可带弦而弦甚则病,秋可带数而数甚则病,冬可带涩而涩甚则病,以盛非其时也。)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参见者,气脉乱而杂至也。...
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水源长而生意广,故其脉至,大而且长。)至而和则平,(以上六脉之至,各无太过不及,是为和平之脉,不平则为病矣。)至而甚则病,(甚,谓过甚而失其中和之气,如但弦无胃之类是也。)至而反者病,(反者,反见胜己之脉,如应弦反涩,应大反小之类是也。)至而不至者病,(时已至而脉不应,来气不...
“子午流注”针法理论思想探析 ——兼论金元针灸理论之固化。【关键词】 子午流注针灸理论 学术史。以金元时期代表针灸医家窦杰为例,窦氏本身对子午流注十分推崇,在《针经指南》中,“夫妇配合”“古法流注”系对《子午流注针经》的发明,在《标幽赋》中,亦有“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推于十干十变,...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