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彊天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躁勝寒,靖勝熱,知清靖以為天下正。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渾焉。天下有始,可以為天下母。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
破解千古学术谜案------黄老之术。"黄老之术"是西汉初期的国策,这里的"老"指老子和他的著作《老子》,"黄"是指黄帝及其著作或思想,那么黄帝具体的著作和思想究竟是什么,至今尚无定论,而 "黄老之学"中黄帝的著作及其思想的正确认定,对于重新确定今本《老子》的性质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不揣浅陋,...
夫天人之生也【三】,形因於氣,氣因於和,和因於神明,神明因於道德,道德因於自然:萬物以存。津逮本、學津本作「天下」。津逮本、學津本無「主民俱全,天下俱然。津逮本、學津本「旬月」作「自然」。為天下貴。【指歸】:木之生也,末因於條,條因於枝,枝因於莖,莖因於本,本因於根,根因於天地,天地受之於無形。津逮本、學津本作「福」...
看到古文献流传过程中的歧异现象,我们在使用文献时就应该有更谨慎的态度,慎重比较各 种不同版本,避免一叶障目,立论偏颇。看到古文献流传中的趋同现象和聚焦现象,我们应 该看到今本《老子》是在古本《老子》的原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并没有很多根本性 的篡改或歪曲,因而笼统的疑古也是不对的。
庄周学 派和稷下道家学派必然持有不同的《老子》传本。这两种传本经过战国末年的思想洗礼,可 能最后又归于一统,帛书《老子》以及其他传世本的《老子》,可能是《老子》不同传本走 向统一的产物。所以,透过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到《老子》乃至道家思想发展的历史 进程,它的文献价值无疑极其珍贵。
"[4](P.79)此是詹先生以《道经》为《老子》书名之例,但愚以为《道经》应是《老子》上篇之名而非《老子》全书名。这种分三卷应与郭店《老子》分三篇有一定的关联,是否在分篇上与郭店《老子》一致的《老子》版本曾经流传到隋唐宋时期呢?《老子》分上下两篇,典籍所载最早出自《史记 老子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
老子想尔注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经典。张鲁字公祺,生年不详。据《后汉书.刘焉传》记载,张鲁的母亲长得漂亮,常与刘焉家来往,张鲁通过其母与益州牧刘焉家的关系,得到重用。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后来刘焉去世,其子刘璋即位,因鲁不顺从其意,杀死张鲁母亲、弟弟诸人。在汉末...
"治国法道,听任天下仁义之人,勿得强赏也。耶与道相去近远?耶道与耶学甚远,道生耶死,死属地,生属天,故极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天地广大,常法道以生,况人可不敬道乎。"物壮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法道常先称小,後必乃能大,大者长生,与道等寿。又一说曰,道人宁施...
竹简《老子》与通行本《老子》比较研究。一、竹简《老子》当是《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从以上15段节选内容看来,竹简《老子》甲本,未能反映《老子》的深邃哲理,仅着重突显《老子》关于无为、无欲、居下、不争的处世之道。通行本《老子》同帛书《老子》矛盾的地方,竹简《老子》更多同帛书《老子》接近,有些问题可以决千古之疑。有人认...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从所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夫儒者以六艺为法。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法家不别亲疏,...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