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4 篇文章 |
|
入秋了,鼻腔干燥、口干、喉咙干,一个古方帮你应对秋天的凉燥!另外身体太干燥了,肺也跟着受累,“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与自然界相通,燥邪便可直接进入肺,伤害肺里的津液,进而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痰中带血丝;苏叶是中药紫苏的叶子,你看它朝上的一面是紫色,朝下的一面是绿色,因此有人认为苏叶有寒热两种属性,它温而不燥,宣发肺... 阅19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3-09-20 07:09 |
当然是肝啦,所以五味子又能养肝柔肝。五味子有很好的养阴生津的作用,可以像春雨一样洒到肝上,让肝不要太刚强,中医称肝为“将军之官”,如果肝这位将军太过于刚强,就容易肝气郁结,容易生肝火、发脾气,这时候人就更无法入睡了,是不是?而肾水应上济以滋心火,让心火不要烧的太旺,如果肾精不足,肾水不能上达,就会导致心火独亢,肾水独... 阅169 转44 评0 公众公开 23-09-18 07:09 |
肝囊肿、肾囊肿、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一味药即可消除。现在的人,身上长囊肿的可谓比比皆是,什么肝囊肿、肾囊肿、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乳腺囊肿,一旦长了囊肿,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医院检查。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中医眼里,囊肿的确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囊中跟其他包块不同,就拿肝囊肿来说,所谓的肝囊肿,不过是肝上长了水泡,只要... 阅171 转43 评0 公众公开 23-09-15 07:09 |
肚子总胀气、满闷,一个中成药给你疏通开,肚子不胀了,人也舒服了。气不顺了,当然要把气顺下来,这个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一个顺气效果非常好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陈皮和青皮都是橘子的果皮,区别在于陈皮是成熟果皮,而青皮是幼果的果皮,虽然它们都能行气,但本质上又有区别,陈皮比较温和,善于行气健脾,而青皮的性子比较峻猛,行气的... 阅100 转13 评0 公众公开 23-09-14 07:09 |
乌贝散可以中和胃酸,还能形成一层屏障,附着在胃粘膜上,保护胃粘膜,最最关键的是它还能快速修复破损的胃粘膜及胃壁。乌贼骨还可以收敛止血,是胃出血、胃溃疡的人的“救命稻草”,胃粘膜破坏之后,下一步就会损伤到胃壁,引起胃出血,乌贼骨不但能将出血点止住,还能修复破损的胃黏膜和胃壁,让伤口快速愈合,治疗胃出血最好在锅里炒一下,... 阅116 转22 评1 公众公开 23-09-06 07:09 |
第一梯队,生黄芪、党参:补气行气气能生血,气能行血,作为一个补气行血的方子,自然应该把补气放在第一位上。因为淤血会影响气机运行,时间久了就会消耗气血,另外,阻滞经络产生的肢体酸胀、麻木、疼痛,这些身体的不适同样会内耗气血,加重气血不足的情况,所以,在治疗淤血疼痛的时候要同时配合补气血,否则很难彻底治愈,即便是短时间能... 阅160 转34 评0 公众公开 23-09-04 07:09 |
而且枳壳还可以制约柴胡的升提之性,防止其升的太过,柴胡和枳壳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脚踏板,一个升一个降,就能让全身的气机运转起来。柴胡疏肝散治疗所有情绪不佳,比如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抑郁、生闷气、失眠、多梦等等,前面,小郎中说过,肝是情绪的感受器,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这时候的人就像钻戒牛角尖里一样... 阅147 转23 评0 公众公开 23-09-01 07:09 |
桑麻丸在补肾养血的同时,还考虑到血热这一层面,这是很多治疗白发的方子望尘莫及的,这也是为什么桑麻丸仅有两味药,却能流传千古的原因。如果你认为桑麻丸仅仅能治疗脱发、白发,那你真是太小看它了:眼睛的问题,也可以请桑麻丸出马,肝开窍于目,肝肾不足了,肝火就会慢慢烧起来,首当其冲会烧到眼睛,导致的眼干、眼涩、视物昏花、迎风流... 阅219 转49 评0 公众公开 23-08-28 07:09 |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了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我们说四君子汤补气,补的是全身之气,尤其是脾气,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吸收功能差,吃再多药都是白搭。四肢麻木、四肢冰凉的人也可用,四肢末梢是距离心脏最远段的部位,如果气血不足,心脏就无法将气血输送到四肢,就会手脚冰凉、麻木甚至疼痛,这时候服用人参... 阅286 转57 评0 公众公开 23-08-23 07:09 |
一个通血管的古方,化掉一身的淤血,让全身血液流动起来。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形成淤血,淤血堵塞在哪里,哪里就会疼痛,在治疗淤血阻滞,经络不通的情况下,经常用到失笑散。蒲黄不但能活血化瘀,而且止血的效果非常好,可以用于各种淤血及出血,很多情况下,即便单用一味蒲黄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鼻出血、咳血、吐... 阅340 转67 评0 公众公开 23-08-21 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