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3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佛的四圣谛佛陀以有系统的方式来解说生命的四圣谛:苦、苦的起因(集)、苦的熄灭(灭)及灭苦之道(道)。苦、苦的起因、灭苦及灭苦之道就称为苦的圣谛,而佛陀教导的最终目的就是灭除所有的痛苦。但在佛陀的时代,arya不仅有种姓或种族阶级的意思,而且还有神圣特质的意涵。因此,除了佛陀时代在吠陀文献中所指的定性意涵外,Arya也含有种性...
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全81章)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全81章)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释(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曰:“...
神庐者,神室也。此处见先天长生阳神,无后天转劫阴神,故曰三关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专守心神,务使心呼神,神呼心,时而在心,时而在脾,神皆明而不暗。在脾为脾神,所至如归,常依脾为大家,至于胃管之间,下通虚无之境,藏养灵根,不使复枯,皆肺气之浇培,有以致之也。脾神主张,通利血脉,化汗为浆,修护七窍之心,扫去不祥之念...
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太上玉轴六字气诀《道藏》有《玉轴经》,言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和,六欲七情积久生疾,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至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凶。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 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嘻字治胆气,以吹字治肾气。此六字气诀分主五脏六腑也。候拍拍至腹间,即...
而二气既分,吉凶、善不善以时位而不齐,圣人贞其大常,存神以御气,则为功于变化屈伸之际,物无不感而天亦不能违之,此圣道之所自立,而异于异端之徇有以私一己,灭有以忘天下之诐辞也。以心求道者,见义在外,而以觉了能知之心为心也,性函于心而理备焉,即心而尽其量,则天地万物之理,皆于吾心之良能而著:心所不及,则道亦不在矣。惟屈伸...
满宜圆针;\x口温针暖,\x凡下针,先须口内温针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己之和气,与患 者荣卫无寒暖之争,便得相从,若不先温针暖,与血气相逆,寒温交争,而成疮者多矣。\x呼吸者,使阴阳气行流上下,经历五脏六腑,若针 刺妄行呼吸,阴阳交错,则针昏闭血,气不行也。<目录>卷下<篇名>针经井荥歌诀属性:\x足少阳胆之经\x 阳...
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后溪二穴,主治二十四证∶ 手足挛急 肝 手足颤掉 肝三焦 头风痛 三焦膀胱 伤寒不解 膀胱 盗汗不止 肺心 中风不语 包络肝 牙齿痛 胃大肠 癫痫吐沫 胃 腰背强痛 肾 筋骨痛 肝胃 咽喉闭塞 肾肺胃 腮颊肿痛 胃小肠 伤寒项强或痛 膀胱 膝胫肿痛 肾 手足麻 胃 眼赤肿 肝心 伤寒头痛 膀胱 表汗不出 肺胃 冲风泪下 肝胆 破伤...
KT (沸)下,复炊。□之,疾久(灸)热,把其本小 者而KT (KT )绝之,取(二三九)内户旁祠空中黍 、燔死人头皆冶,以修膏濡, 而入之其空 一,多空(孔)者,亨(烹)肥 ,取其汁KT (渍)美黍米三斗,炊之,有(又) 以( )之,孰(熟),分以为二,以□□□,各□(二四一)一分,即取KT (KT ) 末、菽酱之宰(滓)半,并KT (舂),以...
但常爱气惜精,握固闭口,吞气吞液,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为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如是七返七还,九转九易,既益精矣,即易形焉。不动也者,内心不起,外境不入,内外安静,则神定气和,神定气和,则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则五脏通润,五脏通润,则百脉流行,百脉流行,则津液上应,而不思五味饥渴,永绝三...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