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9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恣意多变:王铎草书《临唐太宗帖》王铎草书在明清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草书看起来既遒劲有力,又变化生动,具有线条美感。王铎《临唐太宗帖》为绢本,尺寸为250x49cm,现藏于辽宁博物馆。《临唐太宗帖》释文如下:忽枉来书,谈饰过实。临唐太宗帖 润老先生词坛 王铎。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
王铎1643年行书题跋董源画卷。王铎行书跋董源潇湘图卷,绢本,故宫博物院藏。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在浒墅关袁枢寓所见到此画甚为感慨,并将这一好事跋于卷端。(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
翁方纲小楷洛神叹,诗书双绝!翁方纲小楷临《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为王献之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是将曹植《洛神赋》书写在麻笺上,但于唐宋时就已残损亡佚了。传世宋拓本。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翁方纲临《洛神赋十三行》,工妙绝纶。翁覃溪并以小诗慨叹洛神于后,可谓是文质彬彬、诗书双绝。
翁方纲小楷洛神叹,诗书双绝!翁方纲小楷临《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为王献之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是将曹植《洛神赋》书写在麻笺上,但于唐宋时就已残损亡佚了。传世宋拓本。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翁方纲临《洛神赋十三行》,工妙绝纶。翁覃溪并以小诗慨叹洛神于后,可谓是文质彬彬、诗书双绝。
古作赏析:边文进《岁朝图轴》以至,前人有“无边论”之说,“惟景昭画本,流传甚少,在当时已经难得,遂有无边论,亦犹宋之无李(成)论。” ,(清杜瑞联《古芬阁书画记》)但是,他的画风影响颇大,连宣宗朱瞻基的诸多御笔花鸟都仿边氏画风,如《花下狸奴图》、《猿戏图》、《三羊开泰图》、《壶中富贵图》、《子母鸡图》(均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铎的长枪大戟 行书《济宁闻多英轴》王铎行书《济宁闻多英轴》,书于清顺治七年(庚寅1650年)释文:济宁闻多英果奇才,勒兵捍城非雄气不及此。庚寅四月夏 王铎书。
名家临帖:高时显临《礼器碑》高时显临《礼器碑》似乎具有内向的气质和性格,临作着重在线条内含的变化上。他抓住《礼器碑》的特点,依据自己的个性,将线条的粗细对比弱化,以自己挺拔的线条中内含凝重和朴厚,所作雁尾没有原碑的呈方形,且捺脚不重,细加品赏却不显得单调。高时显临《礼器碑》(局部1)高时显临《礼器碑》(局部2)高时显临...
名家临帖:高时显临《礼器碑》高时显临《礼器碑》似乎具有内向的气质和性格,临作着重在线条内含的变化上。他抓住《礼器碑》的特点,依据自己的个性,将线条的粗细对比弱化,以自己挺拔的线条中内含凝重和朴厚,所作雁尾没有原碑的呈方形,且捺脚不重,细加品赏却不显得单调。高时显临《礼器碑》(局部1)高时显临《礼器碑》(局部2)高时显临...
两代帝师翁同龢楷书欣赏。清故优贡生诏举孝廉方正俞君墓志。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江苏常熟人。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打通颜字和北碑,兼收众长,从而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清代书坛:张之洞《信札一则》张之洞《信札一则》,23.4×12.4厘米,此信札没有署年份或年号,1951年约翰·艾略特(John B.Elliott)遗赠,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张之洞的行书取法苏东坡和米带,早年取法董体书法。张之洞的行书开合道劲、自然丰润、笔意舒展、典雅俊秀。张之洞的行书延续了米芾的风格,痛快淋漓,雄健清新,主要的作...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