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首选 IP属地:上海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1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关于帛画的内容和意义,学界以往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讨论主要是针对一号墓中的帛画(图一,1),后出的三号墓帛画(图一,2)一致认为与之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墓主性别的差异,其上的主人形象被表现为男性而已。帛画的上部,从两根立柱状物及一对作迎接状的神人以上(一号墓帛画即是横宽的上部,而三号墓帛画还包括竖窄的下部的...
伏虎兽面纹铙 商后期(一说春秋)。旋饰C形纹,鼓间 饰云雷纹,钲部主纹为粗线变 形兽面纹,组成兽面纹的目纹 变形为螺旋形块状,此种纹饰 为商至西周中原地区青铜器上 所未见。立象兽面纹铙 商后期(一说春秋)。雷纹铙 商后期(一说春秋)。甬饰雷 纹,鼓饰变形兽面纹,双目和商 周时期流行的目纹不同,作旋 转块状,兽面的精神所在已不 肖似。兽面...
日常三日一沐,五日一浴,形成一套以缶盛水、以鉴沐浴的礼器。为了在进餐之前洗手,形成一套以匜倾水、以盘承水的组合,称为“奉匜沃盥”。您现在看到的是一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匜,长长的流口便于控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从形状看,最初的铜匜大概是仿照瓠瓜剖成的水瓢铸造的。这件双环龙耳铜浴缶体型浑圆,小口鼓腹,从形制上看是一件浴缶。
铜铙一组。铜铙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可以分为甬、钲、鼓三部分,如果轻轻敲击鼓部便可发出洪亮悠长的共鸣声。铜铙最早是以兽面纹为装饰,您看到的这些兽面纹铜铙外形厚重线条粗犷,很多都出土于宁乡老粮仓。这件云纹铙,早期作为主体纹饰的兽面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布满器身的细线云纹,不过凸起的菱形作为兽面纹双目依然存在,出土时,...
人面铜方鼎。您绕它一周,可以发现方鼎正反两侧的人面较宽大,左右两端的较窄小,但人脸的面部表情却是一模一样的,就好象同一张底片放出来的一样。看起来,样子还真有点像今天的南方人。面部虽然基本上写实,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的耳朵格外地粗大,而且在耳朵的上部有一个弯勾状、很象角的文饰,耳朵下面还有一个弯曲的爪子。
最早的青铜罍见于商代晚期,流行至春秋中期,主要有方罍、圆罍两种类型。其中方罍代表器主的社会等级更高。器身饰兽面纹,领与足饰小鸟纹,肩饰夔龙纹。这件器物的器盖铸有铭文“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器身铸有铭文“皿作父己尊彝”,其中“皿”是器主族氏,“而全”是器主之名。皿而全方罍于民国年间出土,不久以后器身流失海外,从此开始了近百...
有趣的是,在猪的前腿和后腿的正当中都有一根对穿的圆管。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中,已经发现了很多关于猪的遗迹和遗物,比较著名的有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猪纹钵,在其它一些遗址的墓葬中,有用猪的下颚骨作为陪葬品以突显墓主身份等级的葬俗,这些文化迹象表明猪在中国早期农业文明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还成为图腾崇拜的偶像。
青铜时代的南方礼乐。一般认为,商人南下带来的青铜铸造技术,使湖南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中原青铜礼乐器与本地信仰礼俗的结合,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南方青铜文化。形体巨大,纹饰风格独特,像生动物形纹饰和抽象动物形纹饰的巧妙运用是南方青铜文化的突出特点。湖南出土的礼器多沿用中原器型,但在纹饰、造型上颇具创新,自成一体,食器以鼎...
从族谱看“江西填湖广00:0000:00.从族谱看“江西填湖广475374民国《湘潭五桂塘李氏七修族谱》、民国十五年长沙榔犁《杜家河杜氏续修族谱》(一卷)、民国37年湘潭《中湘宾氏五修族谱》、民国四年《赤山张氏谱》例如民国《湘潭五桂塘李氏七修族谱》上明确地记录了“族本贯江西之吉。”民国《杜家河杜氏续修族谱》上记载了家族在明洪武从江西迁入...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