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37 篇文章 |
|
棱镜 | 失踪表演:罗贝托.波拉尼奥与拉乌尔.苏里达的天堂与天空(下)▲漫画中波拉尼奥与苏里达的形象。波拉尼奥用飞机写下了非神之神、马塞洛·索多,“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访谈”(2006年),《波拉尼奥谈波拉尼奥:访谈选集》,智利圣地亚哥:迭戈波塔莱斯大学 出版社,112-113页。马塞洛·索多,“罗贝托·波拉尼奥的访谈”...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3-19 16:07 |
这种辩证的张力浓缩在全书的前15行中,作为一个象征性的空间、开篇式的隐喻和结构化的模式发挥作用:我的上帝是饥饿我的上帝是雪我的上帝是不我的上帝是失望我的上帝是腐肉我的上帝是天堂我的上帝是潘帕草原我的上帝是奇卡诺人我的上帝是癌症我的上帝是空虚我的上帝是伤口我的上帝是贫民窟我的上帝是痛苦我的上帝是我对上帝的爱[9]▲苏里达诗歌...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3-19 16:04 |
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创造"诗歌意象"的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十月革命前后,意象派传到俄国,叶赛宁等第一批青年诗人和画家发表意象主义宣言,成立团体,出版意象主义杂志和诗集。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诗坛上先后出现了以卡尔·夏皮罗、约翰·马尔科姆为代表的意象玄学派和以詹姆斯·... 阅8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3-03-07 09:47 |
休姆诗学借鉴了柏格森的“运动与静止”的哲学思想,而庞德则借鉴了柏格森的“心理时间”说,叶赛宁借鉴了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观点,因此可以说,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是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基础与渊源。现在的理论界对意象派诗歌渊源的研究比较侧重于意象派与东方诗歌,如中国古典诗词、日本的绯句与和歌和与法国象征主义等之间的关系,而...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3-03 12:18 |
1950年以来的法国诗歌 | 让。《今天》第132期推出“法国当代诗歌专辑”,特邀诗人翻译家树才撰写长文《边缘与多样:二战以来的法国诗歌札记》,文章对作者翻译过或有过交往的十六位诗人的生平、创作和作品风格作了既活泼又中肯的评析。法国诗人、评论家让-米歇尔·莫勒布瓦的文章《1950年以来的法国诗歌》从文学史的角度,厘清了二十世纪下...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2-28 10:13 |
梅斯特雷在扬州个园,2016.读西班牙诗人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的诗,我常常会感到迷失,因为这些由缜密的思想编织起来的语言像旋转阶梯一样,一方面我得以轻扣石板寻访诗歌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诗人自如驾驭诗歌的各种体式与风格,因为看不到尽头,这些丰饶的形式反倒变得不可见了。▲ 梅斯特雷画作。济慈对真理与美的追求,带给梅...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2-13 11:18 |
M.H.艾布拉姆斯:诗歌的第四维度。我会谈及这些诗歌的所有四个维度,而尤其强调它们的第四维—即物理性的发声行为中的细微差别,这种发声行为通过与诗歌语词所承载的意义和心境交互作用,而帮助诗歌实现变化多端的效果。这里我将以此诗为例,最后一次提及诗歌的第四维度。具体而言,阿蒙斯试图令读者们觉察到这首诗未言明的意味——这首诗所不...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2-12 18:15 |
向明:[从艾略特认知的波特来尔想起]但艾略特却特别推举波特莱尔,他居然惊奇的说「诗可以那样的写!现在看来恐怕连波特莱尔的名诗<恶之华>都遭到了误解。从艾略特对波特莱尔的惊奇发现中,我们更可发现在「后现代主义」所耍的各种花招实际上都源于波特莱尔的「要从缺乏诗意的资源里找到诗材」、「把缺乏诗意的东西变成诗」以及「新诗的源头...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2-12 17:57 |
莱昂内尔.特里林 | 关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演讲:一次文化事件。关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演讲:一次文化事件(1959年)1959年3月26日,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出版商亨利·霍尔特公司为弗罗斯特先生在华尔道夫酒店设晚宴庆祝他的八十五岁生日。今晚的所有来宾,无论他对作为诗人的弗罗斯特先生有多么高的评价,都不会有这样的一种幻想,...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2-12 17:46 |
当然我们也知道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国的影响,肯庸那一代诗人应该是对东方诗歌、对中国诗歌有了解的,她也来过中国,访问过东方,对中国、日本、印度,对东方文化算是熟稔的,这在她的诗里呈现了出来。还有我读到张慧君自己的诗,她写到母亲过六十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母亲一个什么样的项链,我读到这种描写生活当中一个细节的诗,我觉得有一种非常惊...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2-12 1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