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14 篇文章 |
|
旧传东晋顾恺之依据《女史箴》绘《女史箴图》,实际上,作者为顾恺之的可能性不大,有学者认为原作应当出自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宫廷画家之手,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班婕”是汉成帝的妃子,被封为婕妤。通过细看唐本两段画面,我们知道《女史箴图》之所以传世至今,除了开头的三大因素,还与其深刻的心理描写、强烈的戏剧...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10-27 11:26 |
大家公认唯有“风流宰相”谢安众美兼备,既有“雅人深致”,又有宽宏气量,书中用了大量笔墨描写谢安的“雅量”。《世说新语·雅量》篇载:“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存... 阅1 转自鳌山村夫 公众公开 23-10-27 09:35 |
走进魏晋风流,感怀魏晋名士风骨。后世的人因将魏晋时期的名士按照时代先后分为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江左名士。因此,风度,其实是名士们言行的自然流露,是真名士自风流,如果是假名士,当然就谈不上风度和风流了。东汉时期的名士品格,多与社会现实有关,东汉名士以砥砺名节树立了名士风范,魏晋以降,则随着玄学的发生发展,魏晋...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10-27 08:46 |
魏晋风骨,儒道互补,名士风范。魏晋风骨,指的是魏晋时期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特别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魏晋风骨也称魏晋风度、魏晋风流,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这种背景为“魏晋风骨”的形成提供了土壤。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 阅5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10-26 11:27 |
书圣王羲之的几则故事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著名的大书法家,一生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绝妙佳作,被后人尊为“书圣”,民间也流传许多有关他的动人故事。王羲之《二谢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着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当时就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10-26 10:45 |
约在每年阳历5月20日前后。寒露:相对于白露而言,此时早上的露水因为天气寒冷已经开始变为凝霜,这一天一般在阳历的10月8日前后,是播种的最后季节,也是登山赏红叶的开始时间。小雪多在阳历11月22日前后,此时节,外面寒冷,屋内燥热,大家要当心“上火”。大雪:通常在每年阳历的12月7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10-24 08:00 |
文房雅器45种,绝对长见识!我们平时说得多的通常是文房四宝,也都知道笔墨纸砚,但是古人的文房其他宝贝却常被我们忽视,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一些文房雅器,也透过这些文房用品所承载的信息去了解一下先人精致的文房生活。书房也叫文房,在文房里休息,闲下来的时候玩点啥呢?4.笔屏,插笔与袖珍小屏风合体的专用文房用品。5.笔筒,放置毛笔器... 阅9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10-11 12:50 |
新表现主义绘画的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研究一以瓷画《敦煌印象》为例。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在中国的首次传入,使得中国现代绘画开始受到启蒙,随后80年代表现主义在中国美术界的再度兴起,再次让中国绘画创作的思维和视野被打开,表现主义思潮在中国彻底开启,中国的美术界逐渐开始脱离以往传统的“歌颂式”美术认知,转而将重心转移到对于个人内... 阅8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10-03 14:37 |
《洛神赋图》是曹植思念甄氏所作,还是崔氏的怀恋?《洛神赋图》是一幅题材非常吸引人的作品,这幅图不只是表现了曹植《洛神赋》这一文学佳作,而重要的是顾恺之用绘画展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那种真挚的情感。《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具象化的《洛神赋》“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9-22 14:39 |
这里的生活太有趣了!图 |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 | 30.5 x 987厘米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其笔下的《清明上河图》,描绘明代苏州城的人间烟火。放大看看,苏州城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城内百姓生活亦是丰富多彩,“多少钱啊,掌柜便宜点”“有钱的捧个钱场嘞”整幅《清明上河图》,徐徐记录下苏州繁华的街市。繁荣喧嚣的明代苏州城定格于... 阅3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3-09-21 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