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医就是棒 IP属地:河南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4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竹叶石膏汤。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斤。竹叶石膏气阴伤,病后虚羸呕逆方,1竹叶石膏汤与小柴胡汤。竹叶石膏汤证属津液损伤,热邪未净,故重在滋阴清热;2竹叶石膏汤与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证热邪势轻而津伤重;凭证参...
清中汤[古今医彻]清中汤清中汤古今医彻。②《症因脉治》:外感胃脘痛,里有热者出处:《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名称:清中汤组成:香附、陈皮、黑山栀、金铃子、元胡索、甘草、川黄连用法:水煎服主治:热厥心痛出处:《医学心悟》卷三名称:清中汤组成:黄连、青黛、花粉、池菊、会白、甘草、元参、薄荷、钩藤用法:水煎,去渣温...
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散是一味由半夏、干姜等制成的中药方剂。【组成】半夏 干姜各等分【用法】上二味,研为粗末。【功用】温胃止呕。【主治】胃中有寒,干呕吐逆,吐涎沫。【方论】本方证属胃中有寒,津液凝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因而干呕、吐涎沫。方中干姜温胃散寒;半夏化痰,降逆止呕。二味配合,共成温胃止呕之功。
大黄甘草汤[中医方剂名]大黄甘草汤其他百科词条中医方剂名大黄甘草汤,中医方剂名。方义实热壅阻胃肠,腑气不通,胃气不降,火热秽浊之气上冲,故食已即吐。出处:《金匮要略》鉴别大黄甘草汤与大黄黄连泻心汤都可治疗胃热证,大黄甘草汤主治邪热相结于胃中,邪气上攻比较明显,,病以食已即吐为主,故其治重在降逆;大黄甘草汤与大半夏汤虽均...
治疗脾虚胃热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治疗脾虚胃热较好的中成药物有香砂养胃颗粒、人参健脾丸、半夏和胃颗粒等,应结合患者状况,并无“最好”一说。脾虚胃热较为复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由医师辨证并指导规范用药。3.半夏和胃颗粒功效和胃降逆(调和胃气,使上逆的气机下降)、平调寒热,用于脾虚胃热导致的神疲乏力、口苦口干、嗳气(打嗝...
治胃气上逆三方比较——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外台茯苓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外台茯苓汤是临床常用方,均主治胃饮气逆证。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以小半夏汤原方加茯苓。原文“卒呕吐,心下痞,隔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可见与小半夏汤不同之处在于,小半夏加茯苓汤能治疗“眩悸”。小半夏茯苓汤的和胃止呕而蠲饮降逆之力...
橘枳姜汤[橘枳姜汤]胸痹,胸中气塞简介【来源】《金匮要略》---''''''''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也主之''''''''【组成】橘皮250克 枳实45克 生姜125克【用法】上药三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直解》:气...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方剂组成】当归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8枚,吴茱萸30克,生姜24克 【用法】以清酒和水各半煎,温服,不能饮酒者,水煎也可。丽水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章振永【方解】于当归四逆汤加大量吴茱萸、生姜,故治当归四逆汤证而有吴茱萸生姜证者。【仲景对本方...
倪海厦匮要略笔记(一0九)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甘草干姜汤。“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经为肺中冷”肺中冷的时候,会吐涎沫,口水会比较多,用甘草干姜汤来温之。甘草干姜汤一共就两味药,重用甘草四两,相当于现在的60克,干姜二两相当于现在的30克。还有有一种情况也是属于肺家虚寒,有寄生虫在内,那是大建中汤证,大建中...
大柴胡汤返回中药方剂大柴胡汤2022-03-03 10:57 点击:494.【通用名称】大柴胡汤【其他名称】大柴胡汤 【来源】《伤寒论》。【组成】柴胡15克 枳实9克(炙) 生姜15克(切) 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洗) 大枣12枚(擘) 一方有大黄6克 【用法】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