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5 篇文章 |
|
教育最大的悲哀:付出全部,却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家长在殚精竭虑地培养一个孩子后,理所当然地想着孩子学成归来成为栋梁,恩泽家庭,却没想到,一个冷漠的孩子,反噬起来反而更可怕。说白了,最好的教育,不是教会孩子赢,而是教会孩子爱。警惕你的孩子。养一个有爱的能力的孩子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养育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这期间要经历:对... 阅30 转3 评0 公众公开 19-03-03 18:56 |
如果男孩父母不明白这一点,以为男孩故意作对,于是采用“反复唠叨”和“提高音量”的方式来制敌,甚至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男孩,往往会打击男孩的自尊,激发出他们的强烈反抗。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麦克·汤普森认为:阻止男孩承认本身的情绪,妨碍男孩的情感发展,是引导男孩远离自我内心的一种错误情感教育行为。千万别小瞧女孩的玩具,父母... 阅40 转5 评0 公众公开 19-03-03 18:55 |
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所说,孩子从小就要打好古诗文的基础,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感受音韵的美。有书少年联合全国数十位特级语文老师研究发现,对话式讲解、对应场景适合孩子学习古诗词,大大提高学生诗词理解能力。在参考了教育部《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后,有书少年推出《7天古诗文训练营》,内容囊括《诗经》《论语》等经典精华,帮助... 阅19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9-03-03 18:29 |
当孩子说,“妈妈我没兴趣”,你的回答很重要。孩子,不要让你的人生,止步于兴趣。就这样表妹跟着外甥的兴趣换来换去,3年换了6个兴趣班,却没有找到一个孩子真正感兴趣的,这令表妹很发愁,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他不感兴趣的东西呢?任何学习过程都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永远只... 阅7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9-03-03 17:35 |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父母的缺席剥夺了孩子的仪式感,自卑心理让孩子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而那些被父母重视、在意、宠爱,用一个个仪式感“喂养”大的孩子,会在平凡日子的寂寞、重复生活的繁琐中,仍然有所期待,追寻趣味,觅得小快乐,收获大幸福。一个在仪式丰盈、情感充沛、被父母认真对待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 阅24 转8 评0 公众公开 19-02-20 16:33 |
“养了个佛系小孩以后,我崩溃了”我家邻居,就有个佛系小孩,一个小大人,说话做事,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每天早上都能看见她妈妈催着他往门口走,他还慢悠悠地劝妈妈:“别着急,还有时间。”佛系小孩,在外人眼里是内心强大,在父母眼里就叫刀枪不入。原来这对父母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早早上了名幼儿园,还报了各种培优班,虽然孩... 阅1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9-02-18 16:39 |
有一种爸妈叫“制止型爸妈”,他们容忍不了孩子的情绪,孩子一旦发脾气,他们会立刻采取行动制止这种行为。之前有一个妈妈责备孩子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在视频中,孩子坐在床上,强忍着愤怒,与妈妈对话:只有让孩子情绪得到宣泄,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当妈妈不在的时候,照看孩子的人告诉你,孩子表现得像个天使,你千万不... 阅8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9-02-18 16:37 |
这一届孩子,已经把父母“惯坏”了。孩子对这套“业务”非常熟练,被窝里的妈妈刚把脚伸到儿子身边,儿子用小手先是握住妈妈的脚,估计是发现确实挺凉,就赶紧撩起了小毛衣,示意妈妈把脚放自己肚皮上。孩子却说:动画中,有一对父子,清晨爸爸给孩子的书包里塞满了书,孩子像小鸟一样飞向爸爸,但还没等扑进爸爸的怀抱,就被书包压倒了。父母... 阅7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9-02-18 16:36 |
《知否,知否》:妈妈的三观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妈妈的教育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妈妈在教育孩子时的选择。“优质的阅读能带给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平时忙,就让孩子听书,从名人传记到历史典故,帮孩子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兴趣培养起来了,连学习也高效了许多,要不你也试一试?”覆盖名家经典、奇幻冒险、历史人文、科普百...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9-02-17 15:22 |
胡可式育儿爆火:10年后,高情商孩子有多可怕?相比成绩,重视孩子情商教育的家庭,往往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在持续跟踪一群孩子的婴儿期、童年期、成年期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幼年时期表现出高情商的孩子,成年后也往往更容易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生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情商指导师马紫月老师总结15年的专业从业经验,推... 阅61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9-02-14 09:09 |